栏目: 中华文脉 作者:佚名 热度:
他还写文章号召大家用音乐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同胞们,这是我们争取自由的日子!我们要利用救亡音乐像一件锐利的武器一样在斗争中完成民族解放的伟大任务。”
由于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对抗日救亡文艺宣传工作的种种限制,冼星海进行音乐创作和组织群众歌咏活动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时候他听到了延安的召唤。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了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聘书,他决定去延安。
他的作品像战歌凝聚力量、鼓舞人民、催人奋进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革命圣地延安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爱国有志青年。
1938年11月,冼星海到达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一进延安,“许多新鲜的印象都来了”,这是冼星海在以前没见过的景象:错落或整齐的窑洞,像桥穹一样的石砌房屋,古旧的城房蜿蜒在山上……“组织的关怀,高涨的群众革命热情,以及活跃的延安文艺生活”都激发了冼星海的创作灵感,他还创作了大量群众歌曲,并开始创作一系列大型声乐体作品,谱写了《军民进行曲》《生产运动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优秀作品。在这一时期,他的音乐思想进一步成熟,先后发表了《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作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等有影响力的文章。
中国共产党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中央领导对艺术家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冼星海开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39年5月15日,冼星海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希望加入组织后,能够积极工作,政治的认识更加强……使作品能真正创作出民族的呼声。”
1939年6月14日,冼星海成为中共候补党员。“今天就算是我入党的第一天,可以说生命上最光荣的一天”。1939年12月3日,冼星海正式转正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在日记中写道:“永不能忘的日子。”
1939年,光未然两渡黄河到达延安,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令他印象深刻,遂创作了一首组诗《黄河吟》。在一次联欢会上,冼星海听到光未然的激情朗诵,他热血沸腾,似乎感到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像黄河的波涛在他胸中激荡、翻滚,创作的激情、灵感像黄河之水奔涌而来。他向诗人要来手稿,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六天六夜,历史巨作《黄河大合唱》诞生了。
1939年5月11日,在纪念“鲁艺”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百余人的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毛主席和所有在场聆听的人都被大合唱雄浑的气势和充满激情的旋律所打动。
1940年5月,为了给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和配乐,冼星海前往苏联。1941年6月,苏德战争全面爆发,冼星海无法回国,被迫滞留于阿拉木图。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他还一直坚持创作,相继写下了《民族解放交响乐》《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交响诗《阿曼盖尔德》,管弦乐《中国狂想曲》。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在他的追悼大会上,毛主席写下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正如冼星海在一封家书里所写的:“在这大时代里,我们要把自己所能的贡献给民族,一切献给党,不要时常挂念自己的幸福,因为我们的幸福是以解放民族,解放人类为目的”。冼星海的作品,始终是凝聚力量、鼓舞人民、催人奋进的战歌。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百花生日“花朝节”
下一篇:寻梦牡丹亭
相关推荐
- 中国学者"海淘"敦煌文献15载:让流散的文化瑰宝"回家"
- 爷爷留下的传家宝,是70年代末的“头版小人书”
- 探访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群六号墓
- 历史眼丨巧用谐音,景泰县取名趣谈
- 天祝铜牦牛 甘肃“第一牛”
- 传说刘伯温 在陇南 也斩过龙脉
- 张掖肃南:清明祭英烈 传承红色精神
- 以“中国笔墨”书写新时代长征史诗 ——甘肃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历史眼丨唐玄宗做了个怪梦才有了正宁县之名
- 兰州人创造的奇迹 背冰上山栽活白塔山上第一批树苗
- 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举办
- 兰州“八办”纪念馆——文物里的红色故事
- 甘肃携秀美风光和经典非遗闪亮登场
- 南古城 一个王朝远去的背影
- 组织领导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记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兰州特别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