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辰       来源于:家长学院

定情还是贿赂?

春秋时代,每到水果成熟的季节,卫国的适龄男女青年们就会聚集在树林之中,他们唱起悠扬的歌谣:“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歌词中除了投出木瓜,还投出去过木桃、木李。歌唱得尽兴时,他们便开始亲自实施歌词里所述的内容:女子满怀羞涩和期许,将成熟的水果扔向爱慕的男士,倘若恰好两情相悦,接到水果的男子便将玉质佩饰回赠给女子,于是两人便订下了爱情盟约。

这样的风俗可是令后世儒家的正人君子们大为头疼。主张以“礼”治国的儒生们,对于青年男女如此“嚣张”的相亲方式颇有微词。倘若百姓纷纷效仿,还谈什么进退礼仪呢?他们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对策,并把儒家祖师孔子搬了出来。彼时上流社会也把应季的木瓜当作礼品互相馈赠,送礼嘛,总要将水果本身包装起来,这些外包装名叫“苞苴”。相传孔子在编纂标注这篇《诗经·卫风·木瓜》的时候,曾说过,我一读《木瓜》这首诗,就想起“苞苴”,继而想到收受贿赂。—儒生们因此解释,送个木瓜过去,就能得到美玉,这里头少不了腐败啦、权钱交易啦之类见不得人的勾当,有利益勾结,才能“永以为好”。于是乎一篇有关定情信物的诗歌,硬是被说成了官员行贿受贿的讽喻诗。




上一篇黄铁矿

下一篇月全食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