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啟航       来源于:家长学院

文明蒙昧时代,中华大地上的野生动物,远比今天丰富。当时的中华先民,是如何与它们“互动”的呢?从全国各地的上古文化遗址中,我们可以略知一二。

鹤骨做笛子

笛子是世界各地都有的古老乐器,但人类是何时发明它的呢?河南舞阳县的贾湖遗址,不但是已知最早养猪的地方,还出土了全球最早的笛子。在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30多支骨笛,均由丹顶鹤的尺骨(翅膀骨骼)制成。其中最完整的一支长23.6厘米,笛身均匀钻有7个圆形音孔。测音后,发现它能发出完备的六声音阶和不完备的七声音阶,音色也不错。用鹤骨做笛子,今天看来似乎有点残忍煞风景,在史前却也是难得的浪漫了。

金丝猴当美食

在今天,金丝猴是和大熊猫齐名的保护动物。但在数千年前的关桃园遗址,它竟然是人们的家常便饭。关桃园遗址地处陕西宝鸡市,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已经会种地、养猪,也爱打猎。遗址出土了苏门犀、麋鹿、梅花鹿、小麂、黑熊等多种野兽的遗骨,其中金丝猴骨占6%~8%!猴骨与其他兽骨一起埋在灰坑里,看来它们并非先民养的宠物,而是被吃掉的猎物,所占比例还不低。宝鸡所在的关中地区位于秦岭以北,今天算“北方”。但当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所以有多种亚热带动物。随着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先民们捕猎野生动物越来越少,金丝猴的分布区也随着气候变迁南移,秦岭以北再没有了。




上一篇上古气候变化大事件! 物种生灭、文明兴衰的幕后推手

下一篇祖先见过的巨兽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