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当时一般的院落,有四合或三合院。它们有的是独院,有的是数进式多个套院。下层民众则仍住窝棚、草屋或窑洞。看来各种风俗的形成和流行,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这一时期的室内用具——胡床的使用很时髦也很普遍,它是由胡人开创的。史载晋武帝泰始(公元265年—274年)之后,中原“相尚用胡床”“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坐胡床与坐簟(diàn,竹席)相比,人的坐姿由“跪坐”转变成高坐,因而更加稳当舒适,是一种历史性的变化与进步。
交通方面,由于分裂战乱,没有建立起像秦汉那样的道路网,但各政权管辖范围内的道路一般通畅无阻。连接内地和西域的“丝绸之路”,这一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史载:“其出西域,本有二道,后更为四:出自玉门,度流沙,西行二千里至鄯善,为一道;自玉门度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车师,为一道;从莎车西行一百里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葱岭西一千三百里至伽倍(在今阿富汗),为一道;自莎车西南五百里,葱岭西南一千三百里至波路(今克什米尔),为一道焉。”(《北史·西域传》)。各政权还沿用秦汉时期的驿传制度,设驿站,为来往官员、使者提供驿马和食宿。
这一时期,自天子以至百官士庶,除乘车外还普遍骑马。西晋时北方出现上马时所踩的单马镫,南北朝后期又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双马镫。马镫的使用能减轻人们骑马的体力消耗,有利于控制马匹。这一时代的低级官员和百姓出行还乘驴、骡,甘肃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多乘驼,运载货物主要用牛车。汉地民众出行,仍然是安步当车。嘉峪关魏晋墓五号墓的《驿使图》,画面中一个邮驿使骑在马上,头戴进贤冠,身穿右襟宽袖衣,足蹬长靴,左手举木牍文书,右手持马缰,驿骑四蹄腾空,飞奔直前。这幅画再现了当时甘肃地区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也是我国古代邮驿使较早的形象资料。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篇: 《风起陇西》里的“陇西”,到底在哪里?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