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创彬       来源于:家长学院

关于燕子的古诗词,有一大半都在描写它们筑巢育雏,往来檐下——这是燕子离人最近的时刻。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住进高楼,近距离观察燕子和燕巢的机会变少,我们越来越难亲身体会古诗的意趣。本文作者漫步于华南乡村,长期观察、记录着身边的燕子:如何一块泥、一根草地垒砌燕巢,怎样照顾一窝嗷嗷待哺的乳燕,它们与同一屋檐下生活的其他生命,又有什么样的牵绊……

看巢识燕,“混搭”疑云

早在“旧时王谢”与“寻常百姓”出场前,燕子就已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了百万年,在岩壁、山洞内筑巢繁衍。当人类从采集游猎进入农耕畜牧阶段,农田、牧场带来丰富的昆虫,又临近水源,方便取泥,渐渐引来了燕子。或许,从我们的祖先尚且穴居之时,燕子就决定与人为伴了。

在土地上劳作的先民,见这些灵动的飞鸟时时相伴于野,又勤于食虫,有利人畜,便接纳了它们,甘愿与之共享遮风挡雨的居所。当人类住进砖木房屋,燕子也随之在屋檐下、房梁上筑巢。它们渐渐成了最为人们熟悉、善待的野鸟。




上一篇毫末舞微虫,山溪寄浮生 发现多个拟网蚊新物种

下一篇燕子的飞行密码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