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漳河,在我国大概是除了长江、黄河以及自己家乡的河流之外,最早被人们所知道的一条河了。即便不知道这条河有多长多宽、位于哪个省,但是这个名字却很早就被大家所熟知,其原因就是小学课本《西门豹》里记述西门豹治邺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其中把巫婆当作给“河神”的贡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扔进漳河里,成为阅读课文时颇感痛快的一件事,也因此把“漳河”这个名字牢牢记住。
河北、河南交界的漳河,以及河北、山东交界的卫运河
今天的漳河是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的支流。其在上游有清漳、浊漳二源,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合漳村汇流后称漳河,随后大致沿河北、河南两省边界,经过涉县、磁县、临漳、魏县、大名,在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村和卫河汇合成为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卫运河”。
今天的漳河,由于上游基本没有来水,常年裸露着干涸的河床,就像大地的一条“伤疤”,显得是那么的苍凉、无助以及弱小。
但是在历史上,漳河由于干流上游大部分流经深山峡谷,坡陡流急,此外浊漳河还流经黄土丘陵,含沙量大,导致漳河在流出山谷进入平原之后,由于坡降骤减、河身宽浅、泥沙沉降淤积,形成堆积性河道,使河道沙滩密布,主槽摆动不定,决口改道时有发生,故有“小黄河”之称,在漳河有记载以来决口改道不下50余次。
正是漳河有着和黄河一样的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在《水经》被称为衡河。衡者,横也。意思是指古代漳河的迁徙无常,有散漫而不制约的特性。本文就来梳理一下漳河是如何由西向东慢慢与卫河“相会”在一起的。
漳河最早向北流
漳河出山区之后最初的流向不可考,它最早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是在《尚书·禹贡》中对大禹治水时黄河流经路线的记载,当时漳河称降水,“北过降水,至于大陆,”降水即指今漳河。大禹自宿胥口(淇门)凿通高地,引黄水北流,黄河经临漳至肥乡时,漳河汇入,最终在今天天津一带注入渤海。
战国时期的漳河及改道前后的两条黄河河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有确切历史记载的第一次改道,洪水从宿胥口夺河而走,改为东行漯,经今天河南滑县东北,在今天河北沧州一带入海。黄河东徙以后,之前的黄河故道就成为了漳河专流河道,于今天天津独流入海,流路畅通,直至隋朝也没发生大的问题。
东汉末的曹操和北魏的阿难分别开凿利漕渠、阿难渠,使馆陶县与漳河水系第一次发生了联系
古时馆陶县西部,有条南北流向的、在某个未知时期的黄河故道,黄河东迁之后,成为发源于今天安阳、鹤壁一带淇水、洹水、荡水等河流入海的通道,被称为白沟。但是最初白沟流量小,不能满足通航的需要,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为了统一北方,从河南向袁绍的重要根据地邺城(今临漳)进军,先后组织修建了白沟运渠工程,丰富了白沟的水量,提高了通航能力,保证了军运,为曹操打败袁绍奠定了基础。
三国时的漳河、白沟及利漕渠
曹操攻占邺城、统一了北方后,开始大力经营邺城,使其成为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但是白沟离邺城有较远的距离,曹操又于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开凿了从馆陶至曲周,连接漳水与白沟的“利漕渠”。它南起馆陶(今馆陶县西南),西北至斥漳(今曲周东南)以南,这样就可以实现从洛阳经黄河到白沟,再通过白沟到利漕渠,从利漕渠进入漳水直抵邺城,实现了把洛阳和邺城紧密相连,使曹操在邺城就可以操控中央,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
时间到了我国历史上最为动荡、混乱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公元386—534年)时,我国北方暂时进入了统一安定期,魏将阿难自曲周县西三十里处,引漳水经曲周、馆陶境通白沟开挖成阿难渠(亦称阿难河,又称利衡渎),它在曹操开凿利漕渠的基础上,既发展了灌溉,又调济了漳河与白沟的水量,更加有利于漕运。
利漕渠、阿难渠,这两项水利工程是馆陶县有记载以来最早的人工开挖的水利工程,也是第一次由人工把漳水顺着渠系引进了馆陶县境。
隋朝漳河徙移无常,形成了三条流道
到了隋朝时,漳河因流经黄河宿胥故道多年,由于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淤积严重,造成河槽摆动不定,徙移无常。这时候的漳河河道因时间不同、流经地点和流入地点也相同,变迁不定、错综复杂,如果按其排泄地点来说,漳河流道大致可分为三支,亦称三道。一支入滏阳河,称北道;一支入运河(永济渠),称中道;一支入卫河,称南道。
隋朝时的漳河及北流、中流河道
北流的漳河入滏阳河,因此不过馆陶;中道在隋、唐、宋曾过馆陶。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漳河自肥乡分出一支向东进入馆陶,在东光入运河。
也正是在隋朝时候开始,漳河初次成为永济渠的支流,再经历了从那之后的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它和永济渠之后的卫河分分合合很多次,最终汇于一道,完成了它的历史宿命。
隋朝到元初,漳河时而从馆陶经过,时而离开
隋朝之后到宋徽宗二年(公元1100年)前,漳水过馆陶,流线大致沿老沙河、蔡口渠、卫西干下端宋尔庄一带进入临西县,在不同地点入运河,并在衡水汇入黄河“北流”。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卫星图上看漳河不同时期的河道痕迹
自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流经磁县,在鸡泽入滏阳河,这时的漳河不过馆陶。
漳河在馆陶入卫河的三个时期、三个地点
1、元明清时,在孙庄漳河南支流入卫(公元1300年—1697年)
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为解决自金代黄河夺淮以后,卫河水量不足的问题,从临漳境内分引漳河一支,经成安、广平至馆陶县孙庄南入卫河,此流道流经120多年后淤塞,后又疏浚。
上个世纪70年代卫星图上的漳河自孙庄入卫河遗迹
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1521年)漳河支流决徙魏县阎家渡入卫河。以后又分别在不同时期内在魏县的双井渡、回龙镇,安阳的吕村,内黄的石村入卫河;漳河支流在肥乡入淦阳河;在广宗入滹沱;在青县入运河。直到清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初九日(1697年7月26日),漳水又在馆陶孙庄入卫。
在此期间几经淤塞、疏浚、决徙改道,使漳河水在孙庄入卫时流时断,断断续续流经了400多年,此期间有100多年没有流经馆陶。
孙庄入卫河属上述漳河的三支分流中的南支(亦称南道)入卫河范畴。
2、在南馆陶全漳入卫河(公元1708—1942年)
清朝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漳河全部由临漳经魏县过元城(今大名县北部),由南馆陶入卫。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漳河在安阳漫水下流,经大名、元城、过红花堤(在今馆陶县刘齐固村)再次在南馆陶入卫。到1942年改为徐万仓入卫为止,历经234年,在此期间,不同时期曾分别在安阳北豆公;魏县张二庄;大名岔河嘴;南乐邵庄(二次入卫)等地入卫,直至1942年在徐万仓入卫,断断续续有时全漳,有时分支在南馆陶入卫流经了200多年。
3、民国期间在徐万仓全漳入卫(公元1942年至今)
1942年漳河自魏县南尚村改道后全漳在馆陶县徐万仓入卫,形成了今与卫河合流汇入卫运河的形势。
上个世纪70年代卫星图上的徐万仓一带
其实从漳河入卫的过程来看,元朝之前是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河道迁徙,而元朝之后,特别是明清时,因为卫河水少,为了保证河南漕粮运输的需要,则更多的是人工干预、人工引流漳河之水。光绪版《馆陶县志》里就记载户部尚书蒋廷锡向皇帝的上书,恳求要借鉴元、明时的经验引漳水从馆陶入卫河,可见这样做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人民政府重视了河道的治理,在漳河上游修水库,大搞水土保持,在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堤防、修建险工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漳河的防洪能力。1956年和1963年罕见的洪水,大堤漫溢决口,均被人们所战胜,口门很快被堵复,使难以驯服的漳河自此再没有改道迁移。
今天,漳河、卫河在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村交汇之处因为是卫运河的起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标志点,并且还成为邯郸市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上一篇: 河北与河南以什么河为分界线(河南河北以哪条河为界)
下一篇: 大名县有什么河(大名县三大河流)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