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面貌,通常是指具有显著特征的地表形态,通常具有特定的地貌特征,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地貌通常具有特定的形成条件和区域分布。地貌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地表外力作用的结果,具体可以分为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两大类,之前我们已经介绍了峡湾地貌和黄土地貌,今天我们来聊聊更为人们熟知的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指具有溶蚀能力的水(自然界的水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溶蚀能力)对于可溶性岩石(大多是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从而形成的地表以及地下形态的总称。自然界中的水一般都溶解有二氧化碳,呈现一定的弱酸性,对于可溶性的岩石,包括碳酸盐类岩石、硫酸盐类岩石和卤盐类岩石等会产生化学反应而使岩石溶解于水中。地球表面的可溶性岩石分布面积大约占陆地面积的10%,所以喀斯特地貌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地貌类型。
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的最主要类型,从成因来看属于沉积岩,主要形成于浅海沉积环境,可分为生物沉积、化学沉积和次生沉积三大类,生物沉积形成的石灰岩中含有大量海洋生物的化石。由于石灰岩的溶蚀作用需要水,所以喀斯特地貌多分布在气候相对湿润的地区,喀斯特地貌最初的命名来自于欧洲克罗地亚伊斯的利亚半岛北部的喀斯特高原。
喀斯特高原的岩石主要是有石灰岩组成,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该地区形成了广布溶洞、洼地、石林、石芽、落水洞、地下暗河、盲谷等地表形态,从而命名为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其中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是我国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区,主要是因为组成云贵高原的岩体多是石灰岩,加上我国西南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流水溶蚀作用强烈。
最初在浅海等沉积环境中形成的石灰岩多是呈水平分布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抬升而露出水面,形成由石灰岩覆盖的陆地表面,如果刚好位于湿润地区,就会发生流水的溶蚀作用,逐步形成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也有一个过程,在不同发育阶段,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地表景观,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初期,流水会顺着石灰岩的节理(裂隙)开始溶蚀,形成沟槽,大片的石灰岩层被溶沟分开形成石柱和石笋,比如我国云南昆明的路南石林。
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中期,随着流水溶蚀作用的不断加强,沟槽不断的向地下侵蚀,深度超过100米后形成落水洞,流入落水洞内的水进入地下水,并发生横向侵蚀,形成溶洞和暗河等景观。随着时间推移,溶洞和暗河的规模不断扩大,有的地下暗河长度可以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公里,溶洞内形成各种景观,如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等,比如我国贵州省绥阳县的双河溶洞、广西省桂林的七星岩等都是著名溶洞。
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后期,随着流水在地下岩层中不断的进行溶蚀,使得地下溶洞的空间越来越大,最终无法承受上方的岩层重量而发生坍塌,在地表保留部分形态,形成天坑、天生桥、坡立谷、峰林等景观。比如我国重庆奉节县的小寨天坑、贵州兴义市万峰林、广西桂林山水等都是著名景点,喀斯特地貌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都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上一篇: 地上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有哪些
下一篇: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区别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