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四时捺钵制度是辽代时期的,四季捺钵制也称作四时捺钵制。捺钵,契丹语,意为行帐、营盘,是契丹国君主出行时的行宫,即临时居住处。契丹旧俗,随水草,逐寒暑,往来游牧渔猎。辽建国后,皇帝四季外出游猎,朝官随行,设行帐称“捺钵”。
所谓“四时捺钵”,就是中央政府和皇城在一年四季中迁徙流动的制度。它分为春水、秋山、坐夏和坐冬,即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方。
宋朝北边是契丹人建立的辽国。 建国后,契丹人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盛时辽的疆域 “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几乎占据中国整个北方,控制草原丝绸之路。现在很多斯拉夫国家的语言中,“中国”的发音为“Китай”,直译就是“契丹”,足可见当时契丹的强大。
辽建国后根据需要建了五个国都,名曰“五京”。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
虽说辽有五京,但皇上却不常住,一年四季,辗转各地,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娱乐项目。
契丹人为何有国都却不住,四季出行都做什么?有什么好玩的?
这期灶物者带您随契丹走进“北国风光”~
春 水
契丹是东胡东部鲜卑宇文氏的一支,最初生活在中国的东北部草原。
契丹人世代过着“畜牧畋(tian)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生活。迁徙的生活方式融入契丹人的骨子里,即使建国,也无法舍去,于是他们为四季迁徙制定了一个专门的制度——“四时捺(na)钵(bo)”。
简单的说,“捺钵”就是皇帝营帐的意思,“四时捺钵”就是皇帝的营帐四季在不同的地方。
《辽史·营卫志》:“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鱼,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四时捺钵使辽的政治中心不像中原王朝那样固定,这种按照自然环境、天气情况进行的迁徙,既不会耽误工作,也会有很多的乐趣。
我们从春天说起。
辽庆陵壁画《四季山水图》——春水
很多史书上把辽的春捺钵称为“春水”。一听这个名字就跟水有关。所以契丹人春捺钵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在湖边猎天鹅。
天鹅是候鸟,每年冬天,前往南方避寒,每年春分前后从南方飞回北方进行繁殖。
用“猎”而不“捕”是因为契丹人抓鹅的方式不是简简单单拿个叉子、网进行捕捉。
契丹人猎鹅,用的是海东青。
《钦定盛京通志》: “海东青亦曰海青,雕之最俊者”。
简单的说,海东青是一种猎鹰,但不是所有猎鹰都能被称为海东青。只有那些最厉害的才能获得“海东青”的称号。
敖汉旗喇嘛沟辽墓《备猎图》,中间人手上拿的就是海东青
海东青盛产于东北,为辽金等民族心头所爱,一只上等海东青千金难求,辽在强盛时,金人需要给辽纳贡,其中很重要的一样就是海东青。海东青在古代东北具有代表意味,前几年首都博物馆和黑龙江联合举办的一个关于黑龙江古代历史的展览就叫《白山 黑水 海东青》。
《辽史·地理志》:“其物善擒天鹅,飞放时,旋风羊角而上,直入云际” 。
辽耶律羽之墓出土铜鎏金海东青饰片
因为海东青不仅威猛,还善于抓天鹅,所以捕鹅这项活动少不了海东青的参与。
来看看海东青是如何擒鹅的。
《辽史·地理志》: “国主春猎,卫士皆衣墨绿,各持链鎚、鹰食、刺鹅锥,列水次,相去五七步。上风击鼓,惊鹅稍离水面。国主亲放海东青鹘擒之”。
准备好工具、人和海东青相互配合,一只天鹅就到手了!
对于已经建国的契丹人,猎天鹅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捕猎活动,它还是一项重要的仪式,具有一定的政治意味。
皇上会用银钱、丝绸甚至是封地去奖励猎得头鹅的人,之后还要一起吃一顿“头鹅宴”。
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琥珀银锥
在很多契丹贵族的墓葬中都会出土玉锥,这可以说是头鹅宴中人手一把的重要工具。这种锥子可以帮他们拆解鹅肉,而且根据《辽史》记载,在场的人,要用身上佩戴的锥子,把天鹅的脑挖出来给海东青,算是给它猎鹅的奖励。
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玉锥
根据历史记载,辽九位皇帝,共进行春捺钵超过150次。辽代皇上春捺钵最喜欢去的地方是今天的吉林省境内。这里有松花江、嫩江还有著名的查干湖,水文条件优越,鸟类众多,是春捺钵的好去处。
近些年,考古工作者也吉林也发现了多处辽代春捺钵遗址,查干湖南北就有不少。更加证实了史书记载。
辽代的春捺钵,一般从正月上旬开始,这时候皇上一行人离开冬捺钵的地点,启程去往春捺钵的目的地,慢慢开拔,路上大约会花费六十天的时间,春分的时候到达。在春捺钵的营地待一个月左右, 4月中下旬,动身前往夏捺钵的营地。
辽春捺钵遗址线图
避 暑
《辽史·营卫志》:“四月中旬起牙帐,卜吉地为纳凉所。五月末旬,六月上旬至。居五旬,与北南臣僚议国事,暇日游猎,七月中旬乃去”。
这句话简单描述了辽代夏捺钵的情况。
夏捺钵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与“南北大臣”议政。
什么是南北大臣?
南北大臣实际上是辽代“南北面官制度”的产物。
辽是契丹人建立的,但在辽的势力范围内生活着很多非契丹人,汉族人的数量尤其多,为了管理势力范围内的各个民族,辽对内实行“因俗而治”的方针,最为典型的就是“南北面官”。简单的说就是南面官管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事务;北面官管理契丹的事务。
《辽史》:“至于太宗,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国官职,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南北”在这里最早其实就是方位的意思,因为最初捺钵的时候管理契丹事务官员的营帐在皇帝营帐的北面,管理汉族事务官员的营帐在南边,所以称为“南北面官”。
内蒙古巴林左旗韩氏家族墓地出土石俑,玉田韩氏家族世代在辽为官,是南北面官制度的重要贡献者
北面官地位高,所以只能有契丹人担任其中职位;南面官契丹人、汉人,抑或其他民族的人都可以从中任职。
“南北面官制度”体现了契丹人对中原官员制度的学习,北面官的设立参照部分唐朝官制,而南面官完全承袭唐制,是典型的“三省六部”。很好的解决了契丹人和其他民族之间的矛盾。
夏捺钵既然要南北面官,大量官员随行处理政务,当然就不止是处理国内的事情,一些外交大事也要在这个时候解决。而且,夏天天气炎热, “坐夏避暑”十分重要,所以夏捺钵的地点一般会选择多树、多水的山林。
辽庆陵壁画《四季山水图》——避暑
《契丹国志》:“夏居炭山,或上陉避暑……夏月以布易毡帐,籍草围棋、双陆,或深涧张鹰。”
《辽史·营卫志》:“夏捺钵无定所。多在吐儿山”。
通过上述记载可知,夏捺钵一般会选择炭山或者吐儿山。
这两座山分别是哪儿呢?
炭山在今天的河北省西北部。又名凉陉。
路振《乘轺录》:“北至上国一千里,即林胡旧地,地寒凉,虽盛夏必重裘,宿草之下,掘深尺余,有层冰,莹洁如玉,至秋分则消释。山北有凉殿,虏每夏往居之。”
炭山
炭山这个地方很凉快,即使夏天也得穿厚厚的衣服,所以是个纳凉的好去处,而且河北北部靠近西夏,在这里可以接见北宋和西夏使臣。
吐儿山(也叫兔儿山)附近是辽代夏捺钵最常去的地方。
吐儿山
吐儿山距离辽上京不远,辽上京是五个首都中设立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是契丹的发祥地。
关于自己的来源,契丹人用“青牛白马”的故事解释。
很远很远的时候,一个天上的仙女来到人间,坐着一个青牛拉着的车,顺潢水而下,一个俊美的男子骑着白马沿土河向下走,两人在两河交汇处的木叶山相遇、相爱,生下八个孩子,这八个孩子衍生为后来契丹的八大部落。所以这两位是契丹人心目中的祖先,而这两条河就是契丹的母亲河。
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交汇示意图
土河是今天的老哈河、潢水是今天的西拉木伦河。两条河贯穿内蒙东部和辽宁,辽上京距离这里不远,吐儿山也在两河沿线。
所以契丹人来吐儿山附近捺钵,除了处理政务还可以拜谒祖陵。山林之地,还适合进行军事演练。而且辽宁距离黑龙江更近,这里还方便接见金朝使臣,挑一挑海东青。
辽庆州白塔天宫中的人物骑马经文包袱,人物手上的就是海东青
不管在炭山还是吐儿山,皇帝一行人一般会待五十天,大约七月中旬的时候向秋捺钵的地方开拔。
秋 山
《辽史·营卫志》:“七月中旬自纳凉处起牙帐,入山射鹿及虎”。
由此可知,契丹人秋捺钵最主要活动就是射猎,目标是鹿和虎这些大型动物,秋天是虎、鹿等动物最为肥硕的时期。
耶律倍 《射鹿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契丹是游牧民族,对于射猎自然是十分喜爱。所以秋捺钵的射猎活动是《辽史》中记载最详细的。而且对于如何射猎,捕捉猎物,他们也很有一套。就拿射鹿来说,有专门的称呼,叫做“呼鹿”,也叫“舐碱鹿”。
《辽史·营卫志》“伺夜将半,鹿饮盐水,令猎人吹角效鹿鸣,既集而射之”。
内蒙巴林左旗出土辽代鸣镝
野鹿也是哺乳动物,身体需要钠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等的平衡,所以它们“嗜盐”。契丹人通过多年的狩猎中,掌握了野鹿的这个习性,在捕猎前,先在鹿饮水的水泊旁撒盐,而且派人用专门的工具,模仿鹿的叫声,吸引其它鹿来此聚集,然后将它们一网打尽。
辽壁画中围在一起喝水的鹿
除了鹿,猎虎也是契丹人的心头爱。很多契丹壁画中表现秋捺钵都有猎虎的画面。
内蒙古敖汉旗辽墓壁画《猎虎图》,整幅两局部图案
《辽史》中关于“秋山”的记载,除了七、八月,很少出现在其它月份,说明这两个月是秋捺钵最为集中的时期,如果按照契丹人七月中旬才从夏捺钵营地出发,七、八月已经在进行秋捺钵了,可见秋捺钵的营地距离夏捺钵的营地不远。
而且在秋捺钵的记载中,有时也会看到“谒陵祭祖”这样的字眼。
辽代在位九个皇帝,加一个追封的太祖,共十位皇帝,有五组陵墓。太祖祖陵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境内;太宗、穆宗怀陵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境内;世宗显陵在今天辽宁省北镇;景宗、及辽最后一位天祚帝的乾陵在今天辽宁省北镇;圣宗永庆陵、兴宗永兴陵和道宗永福陵,合称庆陵,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
辽代帝陵和上京位置图
由图可知,这五组陵墓除了乾陵在辽宁锦州以外,其他四组陵墓都在内蒙古境内,分布于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相距不远。
《魏书·契丹传》:“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种同类,俱窜于松漠之间。”
《魏书》中提到的松漠,不是沙漠,而且指松树很多的地方,其实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是契丹人活动的地方。
树木茂密的大兴安岭
辽代的秋捺钵既要在林子里射猎,又要“谒陵祭祖”,又要距离夏捺钵的吐儿山不远,可以推断,秋捺钵最常去的应该就是距离辽上京不远的庆州、怀州(都在今巴林右旗)的山林中。
获得足够的猎物,九月,皇帝营帐就开始向冬捺钵营地开拔。
坐 冬
《辽史·营卫志》记载“十月,坐冬行在所,亦如之。”
十月,契丹人进入四时捺钵的最后一个——冬捺钵。《辽史》及一些史书中把冬捺钵称为“坐冬”。
冬捺钵和夏捺钵相似,要与南北臣僚商讨军国大事、接见外国使者,尤其是北宋的使者。
内蒙古赤峰市辽墓出土的水晶骨朵——辽出行仪仗用具
《辽史•营卫志》中冬捺钵条记载:“与北、南大臣会议国事,时出校猎讲武,兼受南宋及诸国礼贡。”
一年马上到头了,契丹人在哪里过冬呢?
《辽史·地理志》“东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号永州。冬月牙帐多驻此,谓之冬捺钵”。
《辽史•营卫志》:“冬捺钵曰广平淀,在永州东南三十里。本名白马淀。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余里,地甚坦夷,冬月稍暖,牙帐多于此坐”。
辽永州位置
潢河、土河在夏捺钵的时候已经解释过,是契丹的母亲河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这里是契丹族的发祥地,辽代这里名曰“永州”。永州旁的广平淀是冬捺钵的好去处。大多数人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白洋淀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淀”其实就是较浅的湖泊和河流。
永州旁的广平淀就是这么一个有着湖泊和河流的地方。既然靠河湖设立营长,那不来点与水有关的项目,肯定不行,所以冬捺钵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捕鱼。
内蒙古巴林左旗出土的鱼叉
这几年在电视上看过查干湖冬捕吗?
契丹人生活在东北,他们捕的鱼的品种和南方不一样,捕鱼方法自然也不一样。现在的查干湖冬捕能比较真实的还原契丹人冬捺钵的捕鱼方式。
查干湖冬捕
宋人程大昌在《演繁录》中记述了辽道宗(辽代第八位皇帝)冬捺钵捕鱼的场景。我简单的描述一下。
冬天河流湖泊结了厚厚的冰,辽道宗让人在冰上搭一顶帐篷,然后命人到河流上下游五公里的位置撒网把鱼截住,不让它们游走,而且尽量把它们往皇帝的帐篷那赶,鱼在帐篷那聚集后,在帐篷那打一个洞,鱼老在冰下游走,遇到洞,就会探头吐气,这时候拿叉子叉鱼,没有不中的。
皇上捕到了头鱼,这是好兆头,所以捕鱼后要和后宫嫔妃、官员、外来使臣一起品尝冬捕的鱼,这个叫做“头鱼宴”,和“头鹅宴”一样,也具有一定的仪式感。
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玉配饰,全是小工具
冬捺钵的时间一般为十一月、十二月,来年的正月上旬,皇帝就从冬捺钵营地启程,朝春捺钵营地进发,由此完成一年的“四时捺钵”。
“四时捺钵”是契丹人建国后在以往渔猎生活习俗的基础上形成的将政治、经济、军事融为一体的政治制度,同“五京制度”“南北面官制度”共同构成辽代特色。
春天冰化河开,契丹人到查干湖猎鹅;夏天天气炎热,契丹人去吐儿山避暑;秋天秋高气爽,契丹人去山林射鹿伏虎;冬天白雪皑皑,契丹人在广平淀捕鱼。娱乐项目融入国家制度,更加具有仪式感。
四季流转、年年往复,不能舍的是几百年形成的民族习惯;远离城市、四时捺钵,看不够的是那绝美的“北国风光”。
上一篇: 昌化石产地在哪里(昌化石是什么石头)
下一篇: 唐陵在哪里(唐陵的主要特征)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