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统和二十五年(1007) ,辽圣宗耶律隆绪下令于“七金山土河之滨”建新都中京,中京城的建立不仅标志着辽朝政治、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同时也加强了辽宋间的往来联系。作为五京之一,中京在辽代历史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辽中京遗址位置
辽中京故城即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古城遗址,其地处老哈河北岸的冲积平原之上。目前城址外城东墙、北墙基本无存,南墙东段被老哈河冲毁,仅西墙和南墙西段保存状况稍好; 内城地表可见东、南、北三面城墙,西墙仅残存部分墙体; 皇城尚保留有西墙、南墙西侧和东南角楼等遗迹。辽中京城包括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城垣,城中心一条南北向主干道连接外城南门直到皇城大殿,两侧街道与建筑多东西对称分布,整体布局规整有序,呈以南北向中轴线对称的“回”字形结构。
辽中京复原图
辽中京外城东西4200 米,南北3500 米,城墙墙基宽约11~15 米。开三门,均建于南墙之上,“南门曰朱夏门”,“东南曰中和门”,又据《三朝北盟会编》所载,“既又执手于中京景昌门外之邸中”,可知西南门曰景昌门。三门中仅朱夏门建有正方形瓮城,边长约60米。城内街道呈对称分布。中央干道南北走向,宽约64 米,两侧各有三条南北向经路; 另有五条东西向纬路与中央干道相交,居中的一条路面最宽,约15米,为东西向干道,五条纬路之间另发现数条未与南北干道相交的较短道路。中央干道两侧发现南北成列分布的廊舍建筑基址和排水沟,在排水沟旁还发现有可能为坊墙的石头墙基。
城内出土的金饰
宋使路振记载,中京城“街东西各三坊,坊门相对”。而《元一统志》中记录了中京城内的七坊,分别为丰实坊、虎臣坊、世恩坊、利通坊、货迁坊、致用坊、劝善坊。项春松根据《李知顺墓志》《耿延毅墓志》等资料考补中京城内另有“贵德坊”。故中京城内初建时可能设六坊,后增建两坊,成八坊两两相对格局。
朱夏门以北约300米的长方形夯土台基
朱夏门以北约300 米的中央干道上,保存有一处长方形夯土台基,应为市楼基址。《王曾上契丹事》中记载中京城建有四座市楼: “曰天方、大衢、通阛、望阙。”根据中京城对称的布局结构,判断剩余三处市楼分别位于中央干道北部和东西向干道两侧。
现存辽塔旁建立的中京博物馆
内城阳德门东南约500 米处现存一座佛塔,俗称“大塔”或“大明塔”,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结构,通高约80.22 米,塔东南为一处大型寺庙遗址。《元一统志》曰: “大定府东北隅丰实坊……感圣寺, 在大定府丰实坊, 有佛舍利塔。”文献所载感圣寺与该寺庙遗址位置相吻合。
辽中京大明塔
阳德门西南约300 米处,经考古发掘发现有大型的辽代房基。路振《乘轺录》载: “宿大同驿,驿在阳德门外,驿东西各三厅,盖仿京师上元驿也。”《辽史》亦云: “大同驿以待宋使,朝天馆待新罗使,来宾馆待夏使。”阳德门外东南方位已证为感圣寺所在,故该处建筑基址可能即为接待往来使臣的驿馆。
外城西南隅山坡上曾发掘一处寺庙遗址,与王曾所述“城内西南隅冈上有寺”相吻合。苏颂《和游中京镇国寺》云: “庙塔奚山麓,乘轺偶共登。青松如拱辑,栋宇欲骞腾。” 诗文中的镇国寺位于中京城内的山岗之上,由于城内再无其它高岗,可证该寺庙遗址即为镇国寺。
半截塔
景昌门西南约200米残存一座佛塔,俗称“半截塔”,经考古发掘,为辽宋时期较为典型的华塔 。朱夏门以南有一处宴饮射猎之所,名为南园,路振记述“园中有台”。半截塔东约1000 米处曾发现有边长近百米的建筑遗址,可能为南园所在。
现存的半截塔
内城居于外城中央偏北,东西2000米、南北1500米,一周均建有马面,总数约60个,墙基宽约13米。仅开一南门,名阳德门。中央干道进阳德门后变窄,宽约40 米,在皇城以南约80米处向东西各分出一道,三道南北并行至皇城三门。内城中建筑数量较少,仅在中央干道东侧80米和西侧100 米处发现两处建筑遗址,与路振“街道东西,并无居民,但有短墙,以障空地耳”之记述基本吻合。
如今的中京遗址已看不到多少痕迹
皇城位于内城北部正中,与内城共用北墙,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000米,东南与西南修有角台。南墙开三门,中曰阊阖门,两侧分别为东、西掖门。中央干道入皇城后称御道,宽约8 米,通正殿,殿名未见记载,苏赫提出正殿可能为圣宗行册礼的昭庆殿。但是据《辽史》记载,太宗会同三年(940) ,“御昭庆殿,宴南京群臣”,故太宗时已设昭庆殿,位于南京,并非中京正殿。
内城布局
东掖门通武功殿,西掖门通文化殿。东、西掖门以北约80 米处各发现有一处建筑基址,发掘者推测为武功门与文化门所在。但考路振所述“自东掖门入,至第三门,名曰武功门,见虏主于武功殿……自西掖门入,至第三门,名曰文化门,见国母于文化殿”可知,东、西掖门与武功、文化门之间均另有一门,《辽史》中亦有“内三门”。自东、西掖门至宫殿约400 米,根据位置判断,考古发现的建筑基址应为第二门所在,而武功、文化两门应位于更偏北的位置。
遗址出土的牌饰
自辽代兴建至明代废弃,中京大明镇城址历经多次改建,目前地表尚保留有辽、金、元、明等四个时期的遗存 。《金史·太祖本纪》: “(天辅) 六年(1122)正月癸酉,都统杲克高、恩、回纥三城。乙亥,取中京。”金攻占中京后置中京路,仍以大明镇城址为大定府治所。“海陵贞元元年(1153) 更为北京”,改中京路为北京路,于大定府置北京留守司。纵观整个金代,大定府虽不再是首都,但作为京府城,仍是金代陪都之一,具有较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因此,金代大明镇城址基本延续了辽代整体布局,并无大规模改动,仅在皇城内加筑一座边长180 米的城堡,叠压于辽代宫殿基址之上,具体位置不详。
现存各个时代的遗址范围
元初大定府“ 为北京路总管府”,至元七年(1270) “改北京为大宁”,隶属辽阳行省,大明镇城址由陪都降为辽阳行省下辖的大宁路治所。政治地位的下降在城址形制结构上有直接的体现: 辽代所建外城东、北两道城墙被废弃,加修内城墙,城址整体向西南收缩,改建后东西约3250 米、南北约3000米,面积较辽金时期缩减了1/3。
辽金元明各个时期城墙的叠压
明朝洪武十三年( 1380) 于大明镇城址置大宁府,隶北平布政使司,至洪武二十年(1387) ,改为大宁卫,“始修葺故城,奏置北平行都指挥使司于此”。大宁卫作为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治所,是明初北疆的一处军事重镇。根据遗存情况判断,洪武二十年的整修,加固了元代外城城墙,沿城内西南高岗修筑一道弧形城墙,并于城南开凿一周护城河。此外,明代曾在城址中部修建一长方形小城,东西530 米、南北620 米,内有长宽均约40米的建筑基址。据《明史》: “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宁王府建于此,永乐元年迁于江西南昌。”推测该小城可能为宁王府旧址。靖难之役后,永乐元年(1403)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迁至保定府,“以大宁地畀兀良哈”,其地逐渐为兀良哈三卫占据,大明镇城址遂渐废弃。
下一篇: 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是什么意思(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传说终被证实)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