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伏羲、女娲成婚繁衍人类,女娲抟土造人,还有伏羲“以俪皮为礼”作为婚姻信物,“制嫁娶,正姓氏”和“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媒,因置婚姻”的记载,还有女娲为高媒之神和生育之神的传说,共同揭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和婚姻制度的奠基者。

  再次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除了上述事迹,史载他们及其部族有众多的发明创造,主要有画八卦、造书契、结网罟、取火种、养牺牲、作甲历、定嫁娶、创礼乐、制九针、立占筮、设九部、以龙纪官等。这些发明创造涉及物质文化的众多方面,精神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和制度文化的萌芽。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从这些发明创造中导源发祥。

  伏羲及其15代继承者生活的漫长时代,就是伏羲时代。这个时代,从三皇五帝序列和伏羲、女娲生活时代与发明创造,结合新石器时代考古,大致可以确定在距今6000年以前,即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华文明正奠基于伏羲时代。

  伏羲及其部族的文化贡献

  伏羲作为中华人文始祖,他和他的部族在文明初创中做出了多方面奠基性的文化贡献。如始画八卦是对世界阴阳二分和变异规律的发现与概括,并抽象为符号加以表示的体现;造书契就是文字的初创,标志着结绳记事时代的终结和文字书写时代的来临;制嫁娶、置婚姻和定姓氏,当是对对偶婚制的确定和规范,是婚姻制度的巨大变革和社会的进步;取火种掌握用火,结网罟捕猎和打鱼,取牺牲以供庖厨,教民熟食,制九针治病疗疾等,既提升、扩展了生产领域与生存能力,也大大改善了先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标志着中华先民告别了野处穴居、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作甲历、制礼作乐和立占筮规范了生产生活、人际关系和社会运行,丰富了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并具有了趋利避害的预测能力;设九部、置六佐、以龙纪官则是画野分疆、分部管理民众和设立官职的萌芽,也是进入酋邦文明的反映。

  伏羲的一大文化贡献是始画八卦。八卦将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变化规律概括为最基本的两种物质——天、地的对立与阴阳关系,由此推衍组合出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八种符号。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作用又互相影响,变化无穷。于是,八卦符号成为中华先民穷究天地,解释宇宙万物变化和认识、指导社会生活的万能钥匙。相传周文王据八卦而推演成周易,将八卦两两相叠,就形成六十四卦。实际上《周易》是后人在八卦基础上,经巫史们对大量筮辞的筛选、整理、编排和加工而形成的。并经孔子重新整理,后被儒家列为经书,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八卦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这不仅是一种由简到繁,由粗而细的符号演绎,它反映了古人思维能力的极大进步,对自然认识的空前深化和视野的扩展。所以,八卦与《周易》既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活水源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

  史称伏羲、女娲人首蛇身,这说明伏羲部族最初以蛇为图腾。随着迁徙和部族间的大交融,伏羲氏将渐次征服和结盟的各部落图腾也部分地融入蛇图腾之中,从而形成了以蛇身为基础,附加牛耳马齿、鹿角虾须、鱼鳞蛇身、狮鼻虎爪的多图腾组合的龙图腾。龙图腾由生物性的蛇复合、混血成为虚拟生物的龙,正是伏羲部族征服融合各部族走向文明强大在上古图腾崇拜上的典型体现。这种图腾崇拜习俗和文化心理世代传承,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龙有着不可替代的牢固地位并代代相传。于是,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龙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情感纽带和精神象征。

  龙不仅是中华先民共同认可的族徽,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到社会和民间而弥久不衰。历代改朝换代,君主即位便是“真龙天子”,他们穿龙袍,坐龙椅,以龙子龙孙自居;朝堂宫殿无处不有龙。“龙”成为王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象征。宫殿、庙宇和重要建筑,其雕刻、绘画、装饰、碑刻等大多以龙为图形。在辽阔的神州大地,龙山、龙岗、龙阳,龙渊、龙池、龙洲、龙城、龙泉等以龙命名的山川城池不计其数;龙堂、龙壁、龙祠、龙亭、龙门、龙楼,龙邸、龙塔等以龙相称的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民间社会与龙有关的项目如龙舟、龙灯、龙笛、龙香、龙骨车、龙尾砚、龙吟曲、龙爪书等更是不胜枚举;12生肖中有龙,龙字更为老百姓取名常用字。在社会民俗中龙既是吉祥喜庆的民俗标志,又是龙颜大怒发洪水、地震、雷电、降罪众生的兆应。可见龙文化深深积淀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层面。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追寻乔家营村的灯火

下一篇1952年:毛泽东同志对甘肃的三个批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