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班彪大约在公元25年到达河西,到公元36年随窦融离开河西,在河西居留了十一年之久。从光武帝刘秀授窦融为凉州牧来看,在更大的地域管辖范围上,东汉时期的河西仍属凉州管辖。可以想见,这十一年间,班彪对凉州的城池烽燧了如指掌,对凉州的边塞风光耳濡目染,自然也接触和感受到了雄浑博大的凉州文化气象。

  受过凉州文化滋养的班彪,也把立功凉州边塞的基因传给了儿子班超。

  班超投笔从戎到凉州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家喻户晓,他出使西域30年,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他投笔从戎、奔赴边关的第一站便是凉州。

  班超年轻时候,在洛阳替官府抄书。《后汉书·班超传》记载,“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可见,他很早就有投笔从戎、立功边疆的志向。班超虽有志向,但报国无门,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东汉初年,由于朝廷无暇经营西域,西域大部分地区受北匈奴控制,丝绸之路处于被阻隔的状态。汉明帝刘庄继位之后,在国力增强的基础上,积极经营边疆,决定与北匈奴争夺西域。

  永平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2年,汉明帝想仿照汉武帝当年的治国方略,出击匈奴,连通西域,“帝欲遵武帝故事,击匈奴,通西域。”(《后汉书·窦固传》),而进军西域的前沿基地,便是凉州。

  早在西汉时期,凉州就成为朝廷经营西域、开疆拓土、击败匈奴的重要前沿基地,为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国疆域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东汉初期,匈奴占据了部分西域地区,凉州又成为出击匈奴、收复西域的最前沿。

  大将军窦固曾经跟随其伯父窦融在河西从事守边事务,因而通晓边疆战事,熟悉河西地区的情况,于是在那年冬天,汉明帝拜窦固为奉车都尉,耿秉为驸马都尉,一起率兵驻扎在凉州。《后汉书·窦固传》对此有详细记载,“以固明习边事,十五年冬,拜为奉车都尉,以骑都尉耿忠为副;谒者仆射耿秉为驸马都尉,秦彭为副,皆置从事、司马,并出屯凉州。”

  朝廷出兵西域,对于班超来说,机会来了。

  就在这次战略行动中,班超放下手中之笔,离开洛阳,随窦固、耿秉等人来到凉州,做好出击北匈奴的准备,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战斗生涯。

  凉州,成为班超人生的转折点,成为他实现投笔从戎的夙愿和人生理想的出发地。

  那时,班超是以假司马的身份随军出征的。假司马,次于军司马的官职。汉代军制,大将军营共五部,每部设校尉、军司马各一人,又有军假司马一人为副。这时的班超,已经41岁了。

  班超之所以能实现其投笔从戎的抱负,与大将军窦固有很大关系。两人既是同乡,又都有立功边塞的志向,可谓志同道合。我们无法复原当年的历史情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将军窦固定为班超投笔从戎的坚定志向所动。这从后来的行动中也可看出。第二年,即公元73年,窦固兵出酒泉,在伊吾(今新疆哈密西)一带初战告捷。班超作战勇猛,斩获甚多。窦固很赏识班超的才干,派他和从事郭恂等36人一起出使西域鄯善。《后汉书·班超传》记载,“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班超等用计诛杀了匈奴使者,鄯善王表示愿意归附汉朝。

  班超回到凉州后,向窦固叙述了出使的经过。窦固将班超的功绩上奏汉明帝,并请求朝廷选派使者再次前往西域。汉明帝十分赞赏班超的才能,“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后汉书·班超传》),继续让班超出使西域。此后,班超在30年的时间里,让西域50余国重新归附汉朝,完成了自己的宏愿。

  班彪与班超父子二人以经天纬地之才,铸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凉州,就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回忆录里的长征往事

下一篇【文物中的历史】关陇道上的河峪摩崖石刻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