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南和区隶属河北省邢台市,古称和阳、嘉禾。位于邢台市东部,地处华北平原南部,总面积405平方千米。南和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南和区的前身为南和县,始置于西汉时期,隋唐后为邢州九县之一,2020年6月,撤销南和县,设立邢台市南和区。南和区历史悠久,素有“观音之乡、宋璟故里”之称。处于京深、京沪、邢衡、邢临高速所组成的“井”字形环抱之中,京广铁路、京广高铁和邯黄铁路贯通东西南北,境内有汉墓群、北齐造像碑、白雀庵等名胜古迹。
县名来历
为什么称南和?明万历《顺德府志》说:“南和县,本西汉旧县,属广平国,经云北有和城故名,东汉属巨鹿郡。”而清乾隆版《顺德府志》说:“禹贡属冀州,南职方属邢,战国属赵,西汉旧赤县始为南和县,属广平国,东汉属巨鹿郡为和戎郡。”和戎郡为巨鹿郡析出,时在西汉末期的新莽时。王莽分巨鹿为和戎郡,《汉书》地理志中有:“《志》当有“莽曰和戎,四字”有人说和戎郡为和成郡的笔误。根据《太平寰宇记》引《水经注》说:“北有和成县,故此县云南。也就是说南和县处于和成县之南而名。但查《水经注》今无此文。在《汉书》地理志中只有“和戎”而没有“和成”;但在《汉书》功臣表记载:“高祖十一年,封公孙昔为成侯”;根据考证情况看,成侯所居之城在邢台的南和县以北的宁晋县境内。到了清代时,南和县名的来历有了新的解释。清光绪《南和县志》说:“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人和而知礼,物厚而阜安”。
历史沿革
1、西汉初置南和县,治今址,属巨鹿郡,后更隶广平郡。
2、北魏永安后为北广平郡治。北周为南和郡治。
3、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属洺州,十六年改属邢州。唐武德元年(618年)于县址置和州,四年废,复属邢州。
4、宋属信德府。金属邢州。元属顺德路。明、清属顺德府。
5、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
6、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并入巨鹿县,1962年复设南和县,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
气候特征
南和区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大陆性气候明显,天气过渡性突出、变异性显著。春季(3—5月)乍寒乍暖、少雨多风,夏季(6—8月)高温多雨,秋季(9—11月)晴朗凉爽,冬季(12月—次年2月)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2℃,其中1月平均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21.9℃(1981年1月26日、1990年1月31日);7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42.5℃(2005年6月22日)。年平均降水量499.6毫米,年极端降水量最多为842.8毫米(1963年),最少为246.9毫米(1972年);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1.2%,冬季占全年降水量的3%。年平均日照时数2236.1小时,5月最多,12月最少。年平均风速2.0米/秒,4月风速最大,8月最小;全年南风频率最高,为19.16%。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寒潮、大风、冰雹等。
主导产业和规划
1、南和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着力发展壮大农产品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2+2”主导产业体系,打造了农业嘉年华、健康食品、宠物食品“一农两食”三个全链条产业。
2、“小萌宠”带火大产业。现在,南和区宠物产业做到了4个全国最大:即全国最大的宠物食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猫砂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基地、全国最大的宠物食品单体生产厂家。南和区现年产宠物干粮110万吨、年产值123亿元,产销量行业占比达60%,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宠物食品生产基地。
3、全国最大的猫砂生产基地。该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猫砂生产基地,年产量达到40万吨、年产值15亿元,占据全国市场份额30%。
4、2021年,南和区宠物产业年产值达210亿元,5年间增长了10倍,被列为全省重点打造的10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现在,4家宠物食品企业闯进了全国“十强”,“宠物经济”势头正劲。
5、邢台市南和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将自动滴灌、远程数据采集、智能温控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不断推动农业种植向智能化、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6、南和金米获评“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业嘉年华是全国首家集休闲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农用工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7、南和钢锉产量占全国产销量的70%。
旅游景点
1、南和古城。别称“嘉禾城”,民间又俗称“纱帽城”。南和县自西汉建县以来,此处一直为县治。后周时曾是南和郡郡治,唐武德元年还作为和州州治。北魏时期,南和城周七里,有南、西、北三门,城内多空旷之地,兵匪一来,难以防御,故元至正年间,县令尹泰改筑为小城,城墙周四里,明正统十四年知县王渊重建四门。成化二十二年重修,创建石桥。弘治三年知县门宁重修城楼四座,正德年间重修,城高三丈,池深两丈有余,添设城楼、角楼各四座。嘉靖二十七年知县屈作城垛口易以砖。崇祯十一年兵火后,只留城东楼,十二年知县谢继迁重砌为砖城。清代仍几次加以修葺,民国后逐渐颓毁。解放后拆平,改为环城公路。
2、白雀庵。位于邢台市南和县城东北10公里处白佛村,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千手观音妙善的初禅之地。白雀庵始建于1600多年前的晋朝,是黄河以北规模最大的尼姑道场,也是河北省唯一一处对外开放的僧尼活动场所,是在全国佛教最有影响力的二僧道场和著名的千手观音道场。庵院香火旺盛,农历四月初四、九月二十五有庙会。
3、宋璟墓碑。是中国唐代名相宋璟的神道碑,全称“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因碑文是唐代大书法家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写,所以也称“颜鲁公碑”。该碑坐落在沙河市东户村乡中学院内,系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被列入中国一百通名碑。该碑不仅是研究宋璟的珍贵历史文物,同时也是研究颜鲁公书的稀有资料。
著名人物
1、师旷,字子野,冀州南和(今邢台南和)人,春秋时著名乐师,为晋大夫,师旷双目失明,精通音律,尤擅古琴。曾创作出了《阳春》、《白雪》等名曲,被后世尊为乐圣。
2、张宾(?—322年),南和县张相村人,一说内丘县人,后赵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官至右侯、大执法,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第一谋士,史称“机不虚发,算无遗策”。
3、宋璟(663年~737年),邢州南和人,唐代四大名相之一,十七岁中进士。历任义昌令,上党尉、监察御史,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黄门监等职。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
4、马亨(1206年—1277年),字大用,邢州南和(今邢台南和县马庄)人。他24岁步入仕途,居官47载,官至户部尚书、佥省。一生为官清正,善察民情,勇于进谏,刚正不阿,重治理,倡廉洁,为元代名宦,是元初邢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5、朱正色(1539—1606),字应明,号和阳,明顺德府南和县朱营村人。明万历甲戌科进士,历官县令、兵部员外郎、兵备佥事、兵备副使、巡抚、右副都御史,官阶正二品。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杰出贤臣,曾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
上一篇: 沙河市属于哪个市(河北沙河属于哪个市)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