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伍家岗区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猇亭区,南与点军区隔江相望;西与西陵区毗邻,北与夷陵区接壤;伍家岗区面积84.03平方公里;伍家岗区下辖有4个街道、1个乡:大公桥街道、万寿桥街道、宝塔河街道、伍家岗街道、伍家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伍家岗区口为336294人。
地名由来
伍家岗地名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伍家岗一名由来并不久,大约在抗日战争以后,因岗上搬来几户姓伍的人家而得名;二说在很久以前,有五户不同姓氏的人家在此处开荒种地而得名。
位置
伍家岗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离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的西陵峡口约10公里,距三峡水利枢纽约38公里。东西横距14公里,南北纵距最宽约9公里,最窄约1公里。是鄂西和川东一带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进出三峡必由之路,川鄂交通之咽喉。
地形
伍家岗区地处黄陵山地与江汉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带,处于山区型向平原型过渡地段,江面由狭窄而趋于开阔。境内地貌大致分为低山、丘陵、岗状平原三种类型。其中低山、丘陵约占70%,一马路至伍家岗一带海拔57—59米;往东北为低山丘陵分布,海拔在100—200米之间。
气候
伍家岗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较长。年平均水量为992.1~1404.1毫米之间。雨水丰沛,多在夏季,较长的降水过程都发生在6~7月份,雨热同季,全年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为13.1℃~18℃。
水文
伍家岗区水系属长江水系。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年平均总水量4741.4亿立方米,市境内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99条,其中集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4条,总长3793公里,总集水面积占全市的83.9%。主要河流有:长江、清江、沮漳河、黄柏河、香溪河。
旅游景点
伍家岗区有生态农业观光园、梨园、桔园、鹿园、垂钓园;有天然塔、五一广场、夷陵长江大桥、火光铁路特大桥、滨江公园、龙盘湖风景区、宜昌大撤退纪念园和世界和平公园等旅游景点。
代表人物
吕紫剑、杜汉镒、屈家科、罗金涛、周发扬、陈光洪、王广兴、赵德钧、艾光忠、高秉翠、胡优昌、鲁知文、王重农、朱世华、陈华远、李广佳、郭兴宽、邹开元、燕相彪、曾维松、闵秀全、俞学锋、冯绪旋,、陈显清、李超、陈娟、魏轶力等。
伍家岗这些地名的由来
杨岔路
杨岔路的名称来源则与古宜昌的交通相关。因出宜昌古城南门后,有一条小径至此地分成两条小道,一条通伍家岗,一条过金巴岭至土门,其形似翻草用的杨叉,又因“叉”与“岔”同音,口耳相传,于是将原本的“杨叉路”误传成了“杨岔路”,故此得名。
北山坡
而北山坡地名来历则较为复杂,但三种来历都与其山坡的地形相关。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是,此地曾叫“白山坡”,是因为坡上有白色石人石马,故称其为“白山坡”。在宜昌的方言里,“北”与“白”均念作“bé”,“白山坡”这一地名便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演变成了“北山坡”。
张家店
张家店名称的来由与一位清代将领有关,史料记载,康熙27年,宜昌兵变,辰州副将张忠孝奉命平叛。剿抗结束,擢领彝陵。因其带兵军纪严明、为官清正廉明,百姓称之为张总爷。现宜昌市第七中学校园内,原有一座形若小山的张总爷坟,高耸于东坡之上。张总爷的后代曾在其坟墓不远处开一爿小店,一则谋生,二则守墓,此处被市民称作张家店。
隆康路
隆康路的命名则与北洋军阀相关。据传,因北洋军阀师长张福成曾在隆中路旁(力行四街口)建有一公馆,门上横一匾额,上书“高卧隆中”四字,后修建街道时即以“隆中”命名。隆中路于1930年前后建成,后隆中路与康庄路贯通,取两条路名首字更名为隆康路。
大公桥
1930年,宜昌近代第一座水泥桥大公桥建成。因其是当时宜昌县县长赵铁公倡修,故而得名“大公桥”。1976年、1981年两次拓宽为钢筋混凝土拱桥。1985年后因长江左岸护岸工程及滨江公园建设,将跨溪(天官桥溪)桥梁改建为地下隐蔽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排水涵洞。大公桥自然实体虽然消失,但“大公桥”作为宜昌著名的地名仍被广泛沿用。
王家河
据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记载,市装卸运输公司等单位一带,原有一小河沟,名王家河,以后河沟被填塞,其名则被作为当地一带的地名。
宝塔河
宝塔河,也不是河流名称,泛指以合益路为中轴线,以天然塔为中心点的杨家河流域一带的地名。随着城市市政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杨家河流域上、中、下三段地下隐蔽式排洪沟于2015年全线贯通,地面上杨家河消失。
万寿桥
大部分市民都误将东山大道跨越太平桥溪的桥梁认作万寿桥,实际上这座桥的正确叫法叫“新万寿桥”。1972年修建此桥,命名为太平桥,2014年重建,因易与沿江大道太平溪桥相混淆,于是援引夷陵大道上的“万寿桥”之名,添加前缀“新”,命名为“新万寿桥”。
而真正的万寿桥是夷陵大道跨越运河的桥梁。老万寿桥历史悠久,为明代夷陵知州童世彦所修,称童公桥;清代总镇张忠孝再修,改名太平桥;知州宗思圣复修,改称万善桥;20世纪30年代初修汉宜公路时,筑成石拱桥,日军侵宜时炸毁。1951年宜昌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改名万寿桥。
“伍家八共”
在伍家岗伍家乡还有一组特俗的地名,那就是“伍家八共”,伍家岗区伍家乡的8个村都是以“共×”命名,形成了一组极富冲击力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