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董志塬位于庆阳市中南部,在泾河北岸、马莲河和蒲河两大河流之间,塬面面积910平方公里,董志原属黄土高原、陇东高原的一部分。是庆阳市第一大原,也是黄土高原最大的一块原面,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原。分布着西峰区、宁县、合水县和庆城县的24个乡镇,人口约50万,是汉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先周时期周祖公刘在此“教民稼穑”。董志原是庆阳市的主要农业区,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糜谷、豆类和油料等,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古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原边"之说。
董志塬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平塬,这个平塬,不是我们地理意义上的平原,加土字的原,意思是在山顶上的平地,董志塬就是这样的地貌。在这块面积很大的塬面上沟壑纵横,大大小小有数十条。沟深150米到200米。这里曾经应该是一块很富足的地方,有俗语说: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塬边边。
董志塬名称的由来
董志原古称“豳地”,《诗经》中的《诗·豳风·七月》就描述了豳地周人辛勤劳作的生活。周文王之子周公在先人训典的基础上整理成《周礼》,而儒家学派正是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创立的。由此追溯,董志塬应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董志原在商周时期被称为"大原"(见于《诗经》),与此同时,多称彭原(因殷商时传说中的神人彭祖。彭祖,姓彭,名钱铿,曾住彭祖城一一彭原镇彭原村)唐宋明清百姓又俗称为安化原(因当时其所在地庆阳县称安化县),直至清同治时西北回民起义,左宗棠奏请清庭析置董志分县,人们才改安化原为董志(原)塬。而其中的各部分有过不同的名称,比如南端宁县境内的大同原、瓦斜原等。统一的“董志原”概念提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地质特点
董志原位于陕甘宁盆地(即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属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东部的伊陕盾地,是中国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控制的大型内陆盆地之一。盆地的雏形形成于二叠纪中晚期到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到早白垩世为大型内陆坳陷盆地的发展阶段,地壳运动衣沉降为主,形成一个大型萁状坳陷,即铜川-庆阳坳陷。三叠纪末坳陷急剧上升隆起,三叠纪大型盆地解体,随即产生保罗纪大型坳陷盆地,形成先进构造盆地轮廓。燕山运动使侏罗纪盆地解体,东部上升形成斜坡;西部于宁夏天池至环县一线形成南北向较大幅度坳陷一天环向斜。形成厚达4000米以上的沉积,其中下白垩铜沉积厚度达1000米。
地貌特点
董志原处陇东黄土高原中北部,原区周边受冲沟切蚀呈锯齿状或树枝状,形成残原和沟壑地形,地貌单元为陇东黄土原侵蚀地貌。
董志原,从海拔高度来看,呈现中间稍高,南北低的地势格局:腹地西峰区附近海拔1400米,北端驿马镇一带海拔1300米,南部和盛镇一带只有海拔1200米。
以董志、彭原为中心地带,原面较完整,黄土层厚达150至200米,面积157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2.9%。由于长期的风雨剥蚀,河流切割,形成原高谷深,沟壑纵横,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原、梁、峁、崾岘与坪、川等多级阶状地貌,原边呈犬牙状河谷。海拔1200至1500米。
三不同以南属于宁县,境内原面习以原区大镇和盛为名,古名大昌原。原面平阔,南北长可达40公里,东西宽5至20公里,总面积1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3万多亩,主要是黑垆土壤和黄绵土壤,为宁县主要产粮区之一。
最南端,为锥形原头——瓦斜原。瓦斜原,以村为名,位于宁县城西北7公里以远,系董志原伸向东南的小原头,东北为马莲川,西南为珊瑚川,东南临两川汇流,西北高而东南低,呈锥形原面,南北长10公里,中部宽2公里,总面积22平方公里。
董志原区主要土类为黑垆土,有机质平均含量0.99%,全氮平均含量0.062%,速效磷平均含量6.54PPM,PH值8.4。
气候特点
董志原地区,是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具有季风及黄土高原气候的双重特点。春季多封干旱,多寒潮;夏秋热而短促,降水多,但分布不均匀,时有伏旱、暴雨、冰雹灾害;秋季降温迅速,潮湿多雨;冬季寒冷漫长,降雨稀少。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气温8.8年极端最高气温39.6年极端最低气温-22.6年平均无霜期151.4d年降水量555.3米米年蒸发量3477.02米米年日照时数2464.84h年最大冻土深度83c米年辐射总量131.11千卡/c米。年降雨量,南北两端稍有差异,北部驿马镇500至550毫米,南部和盛镇550至600毫米。
农业生产
董志原是庆阳地区的主要农业区,是“陇东粮仓”的重点区之一,古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原边”之说。土壤为黑垆和黄绵土。农产品以小麦为主,其次是玉米、高粱,也种植少量油料和糜谷、豆类等搭配倒茬作物。庆阳驴为区内主要优良畜种。
上一篇: 萧关是今天的什么地方(萧关在哪里)
下一篇: 文化符号是指什么(文化符号最多的国家是)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