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桥梁建设的越来越漂亮,越来越长了,中国工程屡屡刷新世界记录,领先世界前沿,不负中华五千年建筑文化的重托!看过《厉害了我的国》的朋友,肯定知道影片中出现的丹昆特大桥。
丹昆特大桥是一座铁路桥,位于京沪高铁江苏段,起自丹阳,终至昆山,全长约165公里,比之前吉尼斯世界纪录所记载的世界上最长的桥——美国庞恰特雷恩湖桥还长4倍多!真正无法被超越的中国工程!

丹昆特大桥
丹昆特大桥是京沪高铁在江苏省的一部分,从丹阳到昆山,途中横跨常州、无锡、苏州、阳澄湖,在这几个城市全程不着地。全长164.851km,相当于南京到上海路程的一半。因地处发达地区,路网纵横,由4000多孔900吨箱梁构成,跨公路、跨铁路、跨水路等各级道路180余条,总重量达400万吨,是迪拜哈利塔的8倍。
丹昆特大桥以一种现代化高速铁桥的傲然姿态,跨越着整个苏南大地。
为什么要修这座大桥
通常情况下,直接在地面上铺设铁路的成本要比修建高架桥梁低很多的,但由于苏南地区软土、淤泥质土广布,土质承载力很差,直接在上面修建铁路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使得列车发生颠簸,这些微小的颠簸对于高速运行的高铁是致命的,因此在这里修建了丹昆特大桥。

高架桥
江苏南部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之中,地理特征为低洼软土广布,运河、湖泊水网密集。同时由于此地区经济发达,土地资源较为紧缺。使用高架桥建设大桥可以减少沉降,并节约土地,并避免与横穿铁路的行人、车辆发生相撞事故。
这种超长的铁路特大桥当然不可能是单跨结构,而是主要由4000多节标准化制造的混凝土箱梁组成、搭配少部分跨越道路、水网而必须修建的长跨而形成的一条复合桥梁。

阳澄湖段
丹昆特大桥途径盛产大闸蟹的阳澄湖,为了不给水体造成太大负担,采用了筑坝围堰的方法,将污水进行“三级沉降”后运到岸上集中处理。
这种方法是在大桥线路的周围用钢管桩圈出一圈范围,保证围堰内外的湖水相互隔绝,之后将围堰内的湖水抽干,以围堰内的湖底为依托进行施工。这样变水上作业为陆地作业,油类、泥浆和混凝土的泄露都可以被限制在陆地上,并在围堰拆除之前清理干净,不会进入湖水中造成污染。

施工重难点
超长桥梁的主要难度在于,它需要在很长的区域内面对多种多样的环境。这些土层有的坚硬,有的松软,还要穿过一些湖泊,这些土层的沉降量各不相同,而不均匀的沉降势必要影响大桥整体的平整程度,因此,严格控制桥墩的变形十分重要。
桥墩的基础采用墩台与摩擦桩复合的模式,即可以靠土壤对深桩的摩擦力来承重,也可以靠承台来分散压力。

施工进度
2008年4月7日灌注第一根桩,2009年5月24日完成桥梁架设,2010年11月6日完成铺轨工作,并于2011年6月30日随京沪高铁投入使用。丹昆特大桥的建设雇佣了大约10000人,持续施工4年,耗费大约85亿美元(约540亿元人民币)。
建设意义
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的苏南地区是及其活跃的经济增长点,丹昆特大桥将常州、无锡、苏州、昆山等城市连接在一起,加速了城市之间的交流,凭借交通的优势,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