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冲积扇:常年性的河流出山后,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而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是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
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组成洪积扇的泥沙、石块颗粒粗大,磨圆度差,层理不明显,透水性较强,扇面上水系较少。
如何区分冲积扇和洪积扇
1.发育气候不同。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季节性洪流形成的山前堆积物为洪积扇(分选性不明显),常年的水流形成的山前堆积物为冲积扇(分选性明显)。
洪积扇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季节性洪流区发育形成,出山口的河流往往是暂时性的。
冲积扇往往是在多雨湿润山区出山口处形成,河流往往是常年性的,此外冲积扇边缘处可能还有泉水出露。
2.土层颜色及分层的连续性方面不同。
(1)洪积扇土层呈灰黄-黄色,冲积扇土层呈红色
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洪积扇岩石中的钾、钠、钙、镁等元素形成易溶盐类淋失,而其中一部分难溶的硫酸盐、碳酸盐等则因气候干旱富集于扇面上,形成碳酸钙、石膏和卤化物,导致洪积扇的土层呈现灰黄-黄色。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冲积扇中的硅酸盐、铝硅酸盐矿物全部被分解,可迁移元素也全部析出并淋失掉,而硅、铝、铁则形成氧化物如铝土矿、赤铁矿、褐铁矿等,因而冲积扇的土层呈现红色。
(2)洪积扇出现不连续分层,冲积扇有明显连续分层
一般河流出山口后就是广阔的山坡,坡降很大,扇状堆积体随时间不断前推,形成了粗砾石-细砾石-中粗沙地层层序,上覆细沙砾和粉沙,代表了一期洪水冲积过程。洪积扇和冲积扇均有层理出现。洪积扇形成过程中,间歇性流水使得粗粒沉积物间充填后续水流携带的细粒沉积物,粗粒沉积物与细粒沉积物交互,沉积混杂,粒径粗细差异巨大,产生不明显的分层。而湿润区的冲积扇由于常年性流水,形成粗细明显的分层沉积结构。
专题:
37.阅读图文材料,宗成下列要求。(24分)
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C,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8分)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8分)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8分)
【答案及解析】
(1) 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
解析:堆积物颗粒物的特点从颗粒物的类型、大小、分选性、磨圆度等方面考虑一般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颗粒物物分选性好,磨圆度高;冰川或重力作用形成的颗粒物分选性差,磨圆度差。冲积扇为流水沉积作用,山坡为重力作用形成。
(2) 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解析:根据图示,沙和粉沙集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出现在山坡上需要接着外力作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该地冬春季多风,在风力的吹拂作用下,从冲积平原搬运到山坡,受山坡阻挡,风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
(3) 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解析:水分含量从进入的水分和出去的水分两个角度考虑,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更好,说明进入的水更多,出去的水更少。进入主要考虑降水、径流汇入,该地地势低,有利于径流汇入;出去主要考虑蒸发、径流排出、下渗,该地颗粒物较细,有利于涵养水源,不利于水的排出,气温较低,蒸发弱,多冻土,不利于下渗。
上一篇: 岩石的分类和特征(岩石的种类)
下一篇: 岩石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