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上世纪曾与美国争霸的超级大国苏联,已经成为历史。但苏联庞大体量及实力,一直被人们所传颂。但我们一说苏联,首先想到的是苏联1917年的十月革命,事实上那时并不叫苏联。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在这个联盟里共有16个加盟共和国。而苏联建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建成了,而是前后经历了33年,才最终形成了16个加盟共和国。
原苏联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分别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原苏联第16个加盟国是卡累利阿。
四国联盟是基础
苏联的建立得益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时俄国先爆发了二月革命,致使沙皇下台,俄国灭亡。此时俄国灭亡后,俄国境内以及被俄国吞并的土地上,形成大大小小的苏维埃政权,以及一些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最后列宁为首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左翼,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布尔什维克”,这个组织联合其他左翼政党在圣彼得堡发动起义,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了政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成功后,更改国名为“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简称“苏俄”,这是苏联建立前的称呼。
十月革命成功后,原来俄国统治区域各民族地区也建立了自治共和国。苏俄建立后,在国内战争期间,俄罗斯联邦与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建立了军事同盟。但国内战争结束后,此时苏俄地区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使这个同盟组织统一起来,特别是在沙俄统治区域内把各个民族国家苏维埃政权联合在一起,成为苏俄面临大事。如果不联合起来,就是一盘散沙,根本不利于建设与发展。
斯氏组织召开了俄共布会议,他在会议提出一个方案,此方案就是《关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各独立共和国的相互关系》,这个方案规定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作为自治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显然斯氏提出的这个方案,违反民族平等与自决的纲领。
格鲁吉亚率先起来反对时,斯氏对来自家乡的反对力量毫不客气地进行了打压。后来有人称斯氏是用大国沙文主义摆平其他自治国家。
1921年,俄G布最终通过了决议,先让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三国组成南高加索联邦,1922年3月12日,阿、亚、格三国成立南高加索联邦,到了12月,全俄大会召开,俄、白、乌再加上南高加索联邦四个苏维埃共和国组成联盟,并签字生效。至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此时苏联架构已经建立起来。现在一些学者都把俄、白、乌三国作为苏联最初创始国原因就在这里,不过还包含一个南高加索联邦。
制定加入规则
苏联建立后召开了一次成立大会,在这次大会上,苏联还通过了一项“联盟条约规定”,规定联盟苏维埃是最高权力机关,联盟委员会是执行机关,还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有保留退出联盟的权力。但后来这个规定形同虚设。1925年,中亚地区的土库曼、乌兹别克斯坦加入苏联,1929年,由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塔吉克民族人口增加,于是苏联让塔吉克斯坦升级为加盟共和国,1931成为第7个加盟国,乌兹别克斯坦的成立,标志苏联开始进行民族确认划分。苏联在中亚地区划分,就是根据民族划分的,虽然很乱很杂,但苏联解体后,人们恍然大悟,其实苏联做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特别是中亚五国的首都布局来看,五国首都都互邻边境,如果有矛盾起了战争,必将打得很激烈。
苏联加盟国成立是有规定的,苏联曾于1936年在新宪法中对加盟共和国加入条件做出具体规定,主要有三条:一是新加入共和国必须处在边疆地区,而且与苏联邻国有共同的边界。二是以本民族为名称的共和国,该民族必须在该国超过半数以上。三是国家人口必须超过一百万。
根据新宪法规定,哈萨克、吉尔吉斯、南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吉亚、阿塞拜疆都符合,因此这五个国家于1936年,根据苏联新宪法生效后作为加盟共和国加入苏联。同时,取消南高加索联邦。此时苏联加盟国达到11个国家。
靠武力并入
苏联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时,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因为苏联的创制与斯氏有很大关系,但斯氏主导的俄罗斯联邦具有特殊地位,而且俄罗斯人地位也在其他民族之上。后来人们不明白,斯氏作为一个格鲁吉亚人,为什么如此高规格对待俄罗斯?
后来学者在研究后发现,斯氏这样做便于统治,当时俄罗斯是老大,如果不以俄罗斯为主,联盟没有存在的意义。而宪法规定的“主权”、“自由分离权”根本没有作用,一切都按斯氏指令来。
苏联在拥有11个国家的基础上,并没有止住脚步。1939年11月,苏联入侵芬兰,苏芬战争后,虽然苏联没什么面子,但却把边境线向北推进了150公里,使圣彼得堡从边境城市变成内陆城市。苏联还占领了芬兰四万多平公里的土地,并在此地建立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不久又升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作为第12个加盟共和国加入苏联。
苏德战争前,1940年6月,苏联以立陶宛违反条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同盟为由,出兵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并强迫三国加入苏联。但遭到当地民众不满,苏联出手进行了打压,并把三国境内人口往外迁移,驱赶他们到苏联其他地区,或者采取流放的方式到西伯利亚。波罗的海三国也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但这三国始终不稳定,与其他加盟共和国不同,波罗的海后来成为最先脱离苏联的国家。
把波罗的海三国纳入苏联的同时,1940年6月,苏联出兵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并将比萨拉比亚并入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不久将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升级为加盟共和国加入苏联,成为第16个加盟共和国。
最终形成联盟
苏联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将俄罗斯人向各个加盟共和国迁移,以此此巩固统治。但毕竟俄罗斯人有限。但在卡累阿地区,由于俄罗斯人不断增加,1956年,苏联取消该国加盟国地位,并入俄罗斯联邦。虽然卡累利阿当地人不愿意,但毕竟是少数。此时苏联正式形成了15个加盟共和国,一直到1991年解体。
苏联第16个加盟共和国:卡累利阿共和国
从世界历史来看,俄罗斯绝对是最牛的战斗民族,对领土的渴望程度永远无法满足,其在短短300年时间内利用武力,吞并了400倍的土地,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国家。而且还不满足,对周围每个邻居,都有吞并的意思。当年苏联有个加盟共和国,也是第16个加盟共和国,就是专门为吞并邻国而建立的,至今仍在。
这个共和国就是卡累利阿共和国,位于俄罗斯最西北的位置,都进了北极圈了,领土面积1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75万,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共和国。其实卡累利阿共和国,以前不是这个名字,而是叫做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曾经是苏联时期第一级的共和国,跟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共和国的位置相当,为什么会多两个字呢?
这其实就关系到了建立这个共和国的目的,当年苏联在邻国芬兰临近的区域建立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吞并芬兰做准备,不然一个人口才几十万的小国不可能跟俄罗斯平起平坐。在近代,俄罗斯一直最头疼的就是出海口问题,尤其是在欧洲的出海口。
在夺得圣彼得堡之后,在波罗的海北部终于有了出海口,但是旁边堵了一个芬兰,让俄罗斯寝食难安。在沙俄末期,沙皇举全国之力打了几十年,终于吞并了整个芬兰地区,正准备设立芬兰共和国的时候,十月革命爆发,芬兰再次独立。此后苏联强大起来,开始重新考虑占领芬兰,以彻底打通西部的出海口。
为此在二战前的1939年,苏联45万大军进攻芬兰,虽然很快占领了芬兰,但是芬兰3万游击军队化整为零,不断打击苏联,苏联难以招架。再加上此时二战爆发在即,苏联只好割占了卡利累阿地区以及雷巴契半岛,还有一些岛等领土,然后撤军,以全力应对德国。
但是苏联并不放弃吞并芬兰,于是在割占的地区成立了卡利累阿芬兰共和国,以便随时吞并芬兰后直接纳入。而且还将卡利累阿芬兰共和国升级为加盟共和国,就像当年升级吉尔吉斯斯坦为加盟共和国一样,为的就是邻国的领土。在整个二战期间,苏联都时刻窥见芬兰,二战后也不放弃。但是战后新的国际秩序建立,而用武力吞并一国领土的做法会受到国际的批判。
而且当时的芬兰对苏联采取事大主义,不敢招惹,还跟苏联签订和平条约。苏联一看,再也无法吞并芬兰了,这个几十万人口的卡利累阿芬兰共和国存在的意义也不大。于是再次在1956年降级,成为第二级共和国,继续划给了俄罗斯,还砍掉了两个字,成为卡利累阿共和国,在苏联解体时,卡利累阿共和国还闹过独立。
但是因为苏联长期向这移民,已经彻底改变了人口结构,现在卡利累阿芬兰共和国大部分都是俄罗斯人,而芬兰人已经很少了,所以终究还是闹不起来。而对于卡利累阿,芬兰已经是彻底死心,以自己的国力永远不可能收回。而且这个共和国还将芬兰北部的出海口彻底堵死,芬兰也只能望洋兴叹,没有任何办法。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