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打印度战争是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

1962年中印战争,我军大败印度,为何不趁机解决边界问题?

1962年10月,印度军队率先向我国发起炮击,企图挑起战争,我国随即展开自卫还击战。开战之前,印度自信满满;然而交火仅仅1个月,印军就被打得溃不成军,我军一路高歌猛进,一度打到了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仅有300公里的地方,当时有人打趣说,要是继续这样打下去,说不定真就要打到印度洋去了。中印两国的摩擦,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边境上的领土争端,既然1962年我军拥有绝对的优势,为什么不趁机解决中印边境争端呢?

中国打印度战争是哪一年的(中国打印度是哪一年)

在正式开战之前,不管是印度还是国际舆论,都不看好我军,印度当时在国际上人缘极好,朋友一大堆,反观我国,则是孤立无援的情况,所以听说中印两国开战后,大部分国家都是支持印度的。然而,仅仅一个月,战争就结束了,印度惨败。

这里我们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在这场中印战争中,印度为什么会输得这么快、这么惨?难道印度真的弱得跟个笑话一样?当然,我国的完胜离不开我军的英勇作战和强大的实力,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印度自己内部出了问题,犯了3个致命错误,所以才迅速输掉了战争,如果印度真的狠下心来和我们死磕,我们想获胜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得不偿失,所以给足了印度教训我国就及时收手了。

印度犯了什么致命错误呢?首先是军事装备。如果你看过关于中印战争的纪录片,就会发现印军当时大部分人使用的武器都是全手动步枪,打一枪就得拉一下枪栓,费时又费力。这种武器实际上是英国人留下来的,不过人家英国使用这种枪的时候是几十年前的“一战”,也就是说印军用的是英国淘汰不要了的武器。而我军当时已经装备了AK47改装的56式步枪,两相对比,我军装备简直是甩出印度几条街。

既然印军武器这么老旧,为什么印度不向美国或者苏联购买新式武器呢?要知道,那时候印度和美苏两国关系都不错,买武器是绝对没问题的。然而印度这次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原来,印度奉行“不结盟运动”,所以尼赫鲁觉得,如果印度购买了美国和苏联的武器,就意味着“站队”,这就会违背印度独立自主的国策,而且还会让其他第三世界兄弟国家对印度产生质疑。所以当印度军方提出购买新式武器时,尼赫鲁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也为后来印度政府和军方产生矛盾埋下了伏笔。

中国打印度战争是哪一年的(中国打印度是哪一年)

印军不仅装备落后,军队本身也有问题。印度独立后,陆军大部分人以前都是英国人麾下的,说得难听点就是“伪军”。尼赫鲁当年搞独立运动的时候,没少被这些人打过,因此对陆军十分冷淡。尼赫鲁上位后,在军队里安插了不少自己的嫡系力量,让那些旧势力坐“冷板凳”,慢慢地,军队里掌权的都换成了尼赫鲁的自己人。

然而,这些人大多都是文官出身,擅长表忠心,却从来没真的上过战场。典型代表就是1962年中印战争的总指挥布里吉·莫汉·考尔,他虽然是职业军人,但基本上没真正带过兵,主要负责后勤工作,但是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情商高、会说话。靠着这张嘴,考尔不仅混到了军中高层,还和尼赫鲁关系极好,再加上两人沾亲带故,尼赫鲁就直接把他任命为军队的“二把手”,对外吹嘘考尔是“印度战神”。到了正式开战的时候,这样一个“草包”将军靠着他的“天才”指挥,葬送了印军最精锐的5个旅,导致印军最终惨败。战后,昔日战神”考尔被勒令永久退役,并且因为他“送人头”的行为,还被印度怀疑是间谍,监视、调查了他很长时间。

在当时的印度军队里,这种外行指挥内行的现象不在少数。实际上,印军的实力并不算弱,他们有曾经与德意日三国交过手的“红鹰军团”,这支“王牌旅”最终全军覆没。如果没有这些纸上谈兵的糟糕指挥,我国要想完胜印度,还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的,不会如此轻松。

中国打印度战争是哪一年的(中国打印度是哪一年)

尼赫鲁

至于印度的第三个致命错误,则是尼赫鲁错误地判断了当时的形势,他认为中国不敢和印度打。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印度就一直蠢蠢欲动,试探中国的底线。印度先是和我国谈判,提出各种无理要求,我国肯定不能答应它,双方不欢而散,之后尼赫鲁决定用武力方式解决领土争端。当时印度和我国的起点其实差不多,都是刚独立建国时间不久,所以尼赫鲁就觉得中印两国实力应该相差不大,印度还是颇有胜算的。尼赫鲁也不是鲁莽的人,他先是派兵在中印边境和我军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同时故意设立了几十个哨所来挑衅,我国当时正忙于解决国内残余的国民党势力和解放西藏,没空搭理印度,结果尼赫鲁更加得意,认为中国这是怂了,不敢和印度打,他决定一鼓作气拿下藏南。

当时印军高层中其实也有不少明白人,知道真要和中国动起手来印度根本占不了便宜,但是以尼赫鲁为首的官僚们不这么认为,尼赫鲁本来就和军方关系不好,怎么可能听劝?

到了1961年,印度集结了1个师,仅用48小时就成功拿下了被葡萄牙占领的果阿。刚打完胜仗,尼赫鲁有些惴惴不安,担心国际舆论会指责印度,影响印度“老好人”的人设,结果令他意外的是,不仅没人攻击印度,就连葡萄牙也没说什么。尼赫鲁安心了,同时野心也膨胀了,觉得现在印度很强,连老牌国家葡萄牙都不是印度的对手,更别说建国没几年的中国了。

与此同时,印度国内也是一片欢腾,觉得自己的祖国终于强大起来了。要知道印度被殖民者压迫太久了,如今好不容易独立,他们急需一场大的胜利来证明自己,大家都觉得乘胜把中国赶出阿克塞钦指日可待,甚至一劳永逸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也不是不可能。

其实,印度之所以轻松赢了葡萄牙,主要还是因为对方当时没怎么抵抗,而且葡萄牙早就衰弱了,实力大不如前。尼赫鲁和大多数印度人被一时的胜利蒙住了双眼,开始把攻打中国提上了日程。

中国打印度战争是哪一年的(中国打印度是哪一年)

另一方面,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中印之间也是更倾向于支持印度的。我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中美本就互看不顺眼,美国巴不得中印两国打起来,好让它浑水摸鱼。而苏联则是担心中国和印度开战后会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不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而且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领头羊,和印度搞好关系就等于拉拢了一大批亚非拉国家,所以中印开打之前,苏联也是支持印度的。

另外,当时蒋介石虽然退守台湾,却还在蠢蠢欲动,因此我国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对付台湾,所以尼赫鲁觉得,即便是印度出兵,中国也会因为顾虑太多而不开战。这完全是错误的判断,其实只要尼赫鲁了解一下抗美援朝战争,就会知道中国从来不会忍气吞声,更何况印度这次都嚣张到在家门口示威了,我国就更不可能轻饶了它

所以,印度这3个致命错误,导致了最终它的惨败,那么我国为何不趁机解决中印边境问题呢?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印度战败完全是因为内部的问题,主要是军队指挥和判断失误,但是印度真正的军事实力并不弱,所以如果当时我国打到新德里附近时真的乘胜追击,继续占领印度,这场战争就变了性质,我们就从“自卫”变成了“侵略”,不仅印度人会奋起殊死拼杀,就连在国际舆论上我们也会立刻处于不利的局面。

这场战争结束后,我国主动撤军的做法让全世界都吃了一惊,不过这也充分表明了我国和平谈判的诚意,展现了中国以和为贵的大国气度,并获得了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在军事、政治、外交、道义等,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反观印度,不仅好不容易得来的好名声毁于一旦,就连引以为傲的不结盟运动也“破产”了。在战争后期,尼赫鲁被打怕了,为了获得支持,他把美国、苏联、法国、英国甚至以色列这些国家都跑了个遍,这无疑是背离了不结盟运动的初衷,其他亚非拉国家不敢再相信印度。而中国则靠这一战在国际上打出了名声,也让这些第三世界国家看到了中国的实力,纷纷转投向中国这边,可以说印度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中国打印度战争是哪一年的(中国打印度是哪一年)

如果没有中印战争,尼赫鲁本来是准备要进行经济改革,发展工业。但是为了赢得战争,印度只好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武器,没钱发展工业和经济了。而且战后尼赫鲁在国内的声望一落千丈,想推行改革也不可能了,从那以后,印度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变得越来越穷,到今天都没成功翻身。

虽然每一场战争的胜利都来之不易,但对于我国来说,对印自卫反击战没有那么值得关注,相比起来,我们可能会更注重美国、日本等国家,但这场战争对于印度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失败。从此以后,在面对中国时,印度经常是一种自卑和自信交织的矛盾状态:一方面,印度觉得自己现在发展得不错,能和中国平起平坐;另一方面,当年的惨败导致印度对中国的任何举动都非常敏感,中国一些非常小的举动,在它眼里都是巨大的挑衅。由此可见,这次战败给印度留下了多么大的心理阴影。




上一篇离苏州最近的机场(苏州离哪个机场最近)

下一篇巴音布鲁克没有海(巴音布鲁克没有海这句话什么意思)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