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秦汉以御史负责监察事务。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又称兰台、宪台。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称御史台。隋唐五代宋金元历代沿置。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御史台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
以宋为界,各朝代皇帝如何整治贪官
不论是在影视作品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贪官总是一群霍乱国家根基的蛀虫,不仅会造成民不聊生,还会使社会正常秩序受到影响。
几年前,一部《人民的名义》但我们了解了国家司法机关整治贪官污吏的流程和决心,让我们对贪官污吏的罪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那在离我们十分遥远的古代会有关于贪官的防治办法吗?国家又是怎么处理已经贪污的官员呢?
这就要从秦国开始讲起。在秦朝到唐朝的这段时间中,各朝代统治者大多采用立法来惩罚贪官污吏。
到了宋朝开始,各个朝代已经发明出了各种手段,从源头来防止贪官污吏的产生。
宋朝之前
在秦朝时期,国家任命官员主要通过百姓的推荐,而且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官员,所以一般来讲,被推举出来的官员大多是有德之人,很少出现贪污现象。
但凡事没有绝对,总会有人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这时候秦朝的立法就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了。
先是调查这个官员贪污了多少钱,要是少于官员一个月的俸禄就会在脸上刻字,并送去服苦役。
若是受贿数目太大就会被特定侍卫押往咸阳,去受鼎煮之行,就是将人用大鼎煮熟。
这还不算结束,所有与官员受贿有关的人都会受到牵连,官员的家人同样要被贬为奴隶。
在连坐制及官吏贪污法的作用下,秦朝贪官的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秦朝之后的汉朝在举荐制度上就已经有了针对贪官的办法,一旦推举的官员失德,那举荐的人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同时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的上访机构,并积极鼓励百姓参与到官员的监督中。
人口众多的唐朝同样无法避免贪官的产生,为了使官员有敬畏之心,唐朝专门设立了一项反腐贪污的法律——《职律》。
这项法律对官员贪污的惩罚尤为严重,当时普通的百姓抢劫到的财物若是达到官员两个月的俸禄,也仅仅是被流放。
可若是一个正七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贪污数目达到了一个月的俸禄,哪怕是不到一个月,也会被绞杀。
唐朝这项律法的用意很简单,就是用严厉的刑罚来震慑官员,让官员不敢贪污。
宋朝的反贪污手段
宋朝是我国历代最富有的时期,而且是连百姓都十分富有的朝代,生活在宋朝的官员自然也有十分丰厚的工资。
除了基本工资外,就连每个月买衣服的钱、吃饭的钱、茶酒钱等等等等,哪怕是马的饲料钱朝廷都会考虑的十分周全。
再加上有宋太祖善待士大夫的祖训,只要是已经步入仕途的人,都可以得到优质的生活保障。
宋朝廷愿意承担国家财富紧张的后果给官员支付如此高额的工资,本意就是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也没有生活上的困扰,一心一意的为国家办事,为百姓办事。
可事实上却并不如统治者想象中那么美好,就连宋太祖本人都杀了不少贪官污吏。
到了宋真宗赵恒时期,宋朝的反腐力度比之前的朝代更大,可以说宋真宗是我国封建历史上全面倡导反贪污腐败的第一位皇帝。我们熟悉的包青天包大人就是出生在这个时期。
首先从选拔官员开始,宋真宗就已经明确了官员的作风问题,以前有过贪污污点的人都不能进入选拔范围,至于三观和人品不合格的人,就更加没有资格参与官员的选拔了。
在思想上,宋真宗规定了《文武七条》为官员的做官准则,有点像现在的新员工手册,要求当官的人必须秉公执法,而且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德行,从当官开始就要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若是还处于转正时期的官员贪污受贿被查出来,就会直接取消转正资格。
在中央和地方的制度上也采取了各种办法来防止官员拉帮结党、收贿受贿。
宋朝中央的监察机构叫做御史台,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而且御史台的最高长官只有一个人,叫做御史中丞,在文武百官中排第4位,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权利。
御史台的主要功能就是监督和管理官员,哪怕是比御史台官员等级高的官员也在其管制范围之内,只要是贪污受贿违反王法,都可以进行弹劾。
为了能更完全发挥御史台的作用,宋真宗还规定只要是听说官员的贪污事情,哪怕没有确凿的证据也可以进行弹劾。
相对于制度有漏洞的中央御史台,宋朝地方的监察体系可以说比较完善。
每个州的都设有一个通判行使监察权力,又为了避免通判权力过大产生与最高长官的争执,在后期又对通判的权利进行了一定的缩小,使知州和通判相互监督又能分清主次。
为了避免知州和通判狼狈为奸,在其之上又设计了4个相互监督的官员,在监督彼此的情况下,也对蜘蛛和通判有考核的权利。
若是知州和通判不符合考察,就会上报朝廷定夺二人的升降。
为了防止四个官员与知州和通判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网,宋朝每隔30个月就会换人任职。
这样一来即使别有用心的人想各个官员逐一击破也没有时间,因为一旦换人前面做的努力就白费了。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官员贪污,宋朝规定官员不能在自己家乡任职,避免与熟悉的乡绅营私舞弊。
同时再有自己产业的地方也不能任职。在种种制度下,地方反腐效果明显好于中央。
明朝的防腐手段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普通农民经过自己努力才杀出一条血路,成为明朝开国皇帝。
从底层爬上来的他更能深刻理解一个贪官带给百姓的伤害有多大,所以朱元璋也是历史上反腐手段最狠的一位皇帝。
朱元璋在位时期,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开国功臣,只要贪污受贿了,就一一亲自审问,然后施以重刑。
朱元璋在位时期的历法格外严酷,如果贪污达到四十贯就会被斩首,贪污达到八十贯就会被处以绞刑。
换算成现在的钱来说,如果贪污达到2万就会丢掉小命,要是贪污达到4万就会被千刀万剐。
这还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朱元璋对于贪污人的刑法残酷的简直"令人发指",若是贪污钱财达不到死刑,就会被斩断右手,也有可能会被挑断手脚筋,或者抽出肠子。
为了给之后的官员一个警示,朱元璋会将贪污官员剥皮放入稻草摆在办公桌旁,让后来的官员看看贪污的下场,以儆效尤。
明朝最著名的重大贪污案就是郭桓案。
作为户部侍郎的郭桓被御史台告发贪污,若是全部折合成粮食的话有两千多万石。
后来更是牵扯出了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其他官员有上万人之多。
这上万人连同郭桓等人全部被朱元璋处以死刑,下面的各个富豪、乡绅被抄家的不计其数。
清朝的反腐手段
清朝雍正皇帝是清统治者中反腐力度最强,也是最会抄家的皇帝。
雍正刚刚登基时,国库正处于亏空状态,而且亏空了,有数10万之多,从康熙后期就产生的挪用公款行为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不良风气。
为了能迅速补上国库的亏空,雍正开始下令严惩贪官,手段就是抄家。
不仅是抄贪官的家,就连他亲戚的家也要抄,而且还要父债子偿,补上所有亏空。就连子孙后代都要被流放,而且通通被贬为奴隶,终生不能参加科举。
这种抄家加罚款的手段仅仅5年,国库就由康熙时期的八百万两提升到了五千万两。为了防止贪官层出不穷,雍正在用人和监管方面同样下了很大心思。
而且明确规定了科举并不是做官的唯一标准,通过科举的人还要对他的品行进行考察。若是品行不端,一律不准录用。
同时还成立了最早的审计局,主要用来审核中央各个部门的钱粮。对于犯法的地方官员同样严惩不贷。比如河南学政俞鸿图就因为贪污被雍正下令腰斩。
结语
权力越大诱惑也就越大,有些人能守住本性岿然不动,但有些人却迷失在了金钱的欲望中。
贪官自古以来就有,历代皇帝也都为了铲除贪官用尽手段。其中力度最大的就是宋真宗、明太祖以及雍正三位皇帝。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正是由于管理的贪污腐败使得百姓怨声载道,也使得官员们沆瀣一气。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这个朝代的衰落,改朝换代也就不可避免。
上一篇: 朝鲜的国土面积多少(朝鲜有多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