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很多年过去了,笔者还记得中学时学的毛主席的一篇课文《别了,司徒雷登》,文中提及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印象深刻。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先生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闻一多先生作品甚多,其中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七子之歌》当是重要代表作之一。
作品《七子之歌》是组诗。
诗人在这一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澳门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被迫离开祖国母亲的痛苦。
七首诗的最后一句都是“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喊出了对祖国的强烈思念和迫切的回归愿望,让阅读者动情落泪。让当时的国人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
全诗整体结构匀称、富有建筑美,韵律回旋起伏、一唱三叹、饶有深致。
《七子之歌》于1925年7月4日刊载于《现代评论》,后来《大江季刊》和《清华周刊》先后作了转载。
自1922年冬到1925年春,闻一多先生留学美国,他亲身体会到了弱国子民在强国所遭受的无处不在的歧视和欺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对祖国的热爱,让他心潮澎湃,有了强烈的创作灵感,于是身在纽约的他写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力作。
1925年5月,闻一多提前结束了留学生活,返回到祖国。
踏上祖国土地的他听到了五卅惨案,震惊、失望、绝望的闻一多将《七子之歌》等几首爱国作品投稿给了《现代评论》发表。
当时正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七子之歌》一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共鸣。
《七子之歌》中的首篇《澳门》中开篇两句,游子就向母亲倾诉了自己被掳去的痛苦。
诗人在该诗中运用了对比,强烈突出了澳门的赤子之心一直心向祖国、永世不变!
诗中的诗句“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三百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但是对于一直思念祖国母亲的澳门来说,真是度日如年,十分的漫长!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痛彻心扉的呐喊如杜鹃啼血,读来让人泪流满面。
1999年,为迎接澳门回归,作曲家李海鹰特地将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中的首篇谱上了曲,先是在央视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作为主题曲播放,后来在澳门回归的文艺晚会上再度响起,至今这首歌曲还传唱不衰并将永远传唱下去。
这首歌的广为传唱也让《七子之歌》组诗更加引起了国人的关注。
对于《七子之歌》中的澳门,国人都十分熟悉了,而其余六子写的是哪些地方一些人可能是陌生的,那么这六子又分别是哪六个地方呢?
其余六子是: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七子之歌》的每首诗都写出了每个孩子被迫离开祖国母亲撕心裂肺般的痛苦,强烈表达出了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眷恋之情。
上一篇: 文章主旨是什么意思(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
下一篇: 女眷的意思是什么(古代女眷封号等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