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调和油是什么油?
调和油其实是用两种或两者以上的食用油混合,目的为适应烹调多样化,让脂肪酸比例更加合理,但由于没有国家标志硬约束,在进行调配时,都是企业自己定标准,各行其事,八仙过海,因此调和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据 2018年09月19日 《人民日报》报道
2018年年4月初,央视记者长达半年多调查发现,市售一些名目繁多的“食用调和油”乱象纷飞。
这调和油里究竟“调”进了什么?
食用调和油外表包装精美,文字介绍诱人,背后暗藏玄机。
橄榄油调和油——虽然来自不同厂家,但是大多产品外包装,标称的“特级初榨橄榄”和“橄榄原香”等字号都很大,而作为产品属性的“食用调和油”的字号却很小,并且颜色较浅,如果不仔细分辨,还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受骗以为这就是纯正的橄榄油。
大量的所谓橄榄调和油在配料表中只标注了配料名称,却没有标明具体添加量或者含量。
标称山茶调和油、核桃调和油等其他所谓的高端调和油都存在类似问题。
厂家偷工减料,虚假标识玩猫腻
故意突出橄榄油、山茶油等高端油种,却不标明具体含量比例,在产品包装上玩猫腻的食用调和油,其中暗藏啥样奥秘?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作为福州规模较大的食用油加工企业之一。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厂主要加工食用调和油,全国各地都有销售。一年差不多能卖一个多亿!
记者看到了新包装的福工坊牌初榨橄榄调和油,配料表中做了详细标注:玉米油含量95%,橄榄油含量5%。
记者参照当时的国际标准油价核算了一下,橄榄油每吨售价4万多元,每桶油标称添加5%,成本在10元左右。
玉米油每吨售价约7000元,每桶油标称添加95%,成本在30元左右,不算包装和加工费用,整桶调和油仅原料成本就已经达到了40元,但这家企业出厂价只卖到了32元左右。
公司负责人承认,他们不会做亏本买卖,而是在配料上动了一些手脚,添加了大量价格低廉的大豆油。按照现在来讲,大豆油差不多占到50%。添加的大豆油是否为转基因大豆,消费者失去了知情权和选择权,一头雾水。
配料大同小异,产品以次充好
记者调查了附近的其他调和油加工厂,发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并非个例。
调查发现,一款净含量5L装的橄榄调和油,配料表里标称含有6%橄榄油,94%菜籽油。实际只有3%左右。
不论是记者之前看到的配料含量不明的所谓高端调和油,还是标注了配料含量的食用调和油,其实都是同一种油。
这种油出厂价基本一致,配料表大同小异,对外打着所谓高端调和油的旗号,实际上在生产者眼里,不过都是大量采用普通植物油勾兑出来的低端油。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罗定发说,我们里面的总配方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写了山茶油,我们一定要放一点山茶油进去,一个是对得起良心,还有一个要经得起检查,说白了就是这个意思。最起码工商检查不会查出问题,吃不死人,不是地沟油,这是最基本的啊。
市场上的食用油分哪几种?
一是材料区别:调和油与纯植物油
调和油,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
但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这是食用油监管空白,给不法厂商留 下掺假混蒙过关的漏洞。
纯植物油,是指从单一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提取的油脂,种类很多,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
二是制作工艺区别压榨和浸出
“化学浸出法”是采用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好处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大豆色拉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
浸出过程中,食用油中的残留不可避免,国家标准规定,即使合格的浸出大豆油每公斤也允许含有十毫克的溶剂残留。
由于经过多道化学程序,油脂中的部分天然成分被破坏殆尽,且有溶剂残留。尽管达到了国家标准,油中始终含有反式脂肪酸。
从健康安全角度最好食用以“压榨”的工艺方法加工的食用油。
相比浸出法,压榨的生产方式比较传统也比较天然,无需添加剂,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溶剂残留,而且保留了油品中的营养成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已于2018年12月底正式实施,明确“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应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这一款市售调和油按规定标明了各种配制油的比例——大豆油68%(原料为转基因大豆),菜籽油21%(原料为转基因油菜籽),花生油3%,稻米油3%,玉米油2%,葵花籽油2%,芝麻油0.6%,胡麻油0.4%。
下一篇: 保障房一般多少钱一平(保障房和商品房的区别是什么)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