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卞之琳的诗(卞之琳什么派代表诗人)

《断章》这首诗,几乎人人都会背。然而,你知道作者是谁吗?诗中的“你”又是谁?这唯美的诗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卞之琳其诗、其译作

这首诗出自徐志摩的高徒卞之琳之手,许多人知道卞之琳,但未必知道作者是江苏海门人氏。这首现代诗作,通过桥上、楼上,风景、明月,窗子、梦,人与看、装饰等意像抒发此情此景。简洁、隽永,意境错合,内敛、持重,欲大放而即止。

卞之琳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现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在家乡念完了初中,他考上了上海的浦东中学读高中,1929 年毕业。毕业后考取了北京大学,随后参加新月社,与老师徐志摩、林徽因等新月派诗人有了更多接触,所以,也写了不少的诗、诗集,自然也就归入了这个文学流派。

卞之琳来到北京读大学、做老师后,就与北京这座古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尽管也曾旅居延安、旅居昆明,但终究成了上世纪30年代“北平作家”,很少回到小桥流水的故里,再看一眼一天两次的潮水落涨。

卞之琳先生一生写过很多诗作,其中不乏浓情之作。他著有《数行集》,被称为“汉园之诗人”。汉园,是三诗人一起读书的地方“汉花园”,所以,中国现代文学馆展版上展示了他编的《汉园集》。由中国诗歌学会主办的夏“中国诗人奖”首届颁奖礼于2000年1月在北京举行。这是首个以“中国诗人”为名的荣誉奖项。评选委员会由著名学者、诗人及评论家组成,每年颁发“终身成就奖”和“年度诗人奖”各两名。

荣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的是老诗人臧克家和卞之琳。评委会称誉他们两位是在诗歌创作中取得卓著成就、为中国新诗发展作出宝贵贡献的20世纪杰出的大诗人。

其实,卞之琳的文学成就远不止一些诗、诗集,他还是非常著名的翻译家。西南联大期间,他没有写诗,却把非凡的才华用于翻译,先后译了他很熟悉的马拉美.魏尔仑、瓦莱里.艾吕雅、福特、叶芝、奥登、艾略特的诗歌。最早翻译莎翁剧作是浙江嘉兴的朱生豪,我去古城嘉兴专门参观过他的故居。可惜,他英年早逝,特别是又因战乱颠沛流离,译作丢失很多,甚是遗憾,而随后卞之琳攀上了这一高峰。他大学时代就有译作,他翻译的剧作有诗意,更接近写了诸多十四行诗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所以在莎翁译界有特殊的翘楚地位。对哈姆雷特的翻译,有这么知名一句,“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这就是他的译文风格。

诗中的“你”

“看风景人”常有人误读为“看风景的人”,其实,作者不多一个“的”字。诗以言志,寄深情于眼前景,《断章》之“断”让人回味无穷,落寞、无奈,寡欢、少言。通过哲理般的短句,曲折却尽情地表现出来。《断章》写于 1935 年 10 月,其实,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尽管只短短四句,名气却巨大。知道《断章》是哲理诗的多,而其实应是一首爱情诗。

诗中的“你”实指大名鼎鼎的才女张充和。

在北京偌大的文化人交际圈内,卞之琳先生得以认识了合肥四姐妹之老四张充和。张充和应该小他几岁,亮丽活泼、灵气十足。当时一个刚北大毕业,一个刚考上北大,师兄妹两人倒也谈得来。除了读诗,自然也会有诸多生活当中的哲思和感悟。有书记载,卞之琳还请张充和誊抄过他的诗作,允诺后张充和用毛笔端端正正抄了去,卞之琳又认真、细致地题上了书名。此乃两人难得的一段佳话。

回家奔丧的卞之琳料理完家事后,专门到张充和所在的江南古城苏州玩了两、三天,两人一起游虎丘,逛园林,还在水上划船嬉戏,应是别有一番情趣。我想象,那是两人欢乐的青春时光,拍了照片,留下了青春的记忆。

有照片为证,张充和也到海门来过。我在一本书上见过一帧照片,说明她到过海门,是张充和拿了一根钓鱼杆在屋后边垂钓,一副如邻家女孩般怡然自得的模样。边上有谁我不知道,不能确定这次是卞之琳专门邀请她来,可能的情况是,当时海门有一女性在充和父亲办的苏州一中学当教师,后来应邀回到海门主管一所小学的教务,她特别邀请张充和的姐姐临时来教授了一阵,所以,可能她是随自己的姐姐从江南的苏州来江北的海门看望姐姐。因为有卞之琳,我想当然海门也成了张充和特别愿意的一个去处。

只可惜,在当时张充和的心中卞之琳只是一个好友,而不是情人。后来张充和遇到了自己的真爱,一个美国人傅汉思,并且在婚后跟着丈夫出国定居。但是国内外的通讯非常不方便,卞之琳跟张充和一度断了联系。

人 生 如 梦

很久以后,在美国有学者问到张充和与卞之琳先生之间曾经的感情问题。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张充和不愧为一个极其聪敏的人,她这样作答:人家也没说请客,我怎么能回答说是来还是不来呢。1937 年在杭州,卞之琳把本年所作诗18 首加上先前两年的作品一道编成《装饰集》,题献给张充和。手抄一册,本拟交戴望舒的新诗社出版,却未果。

卞之琳的诗(卞之琳什么派代表诗人)

卞之琳《鱼目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版

我想当时,卞之琳是用心良苦的。我也想,作为“世纪名媛”的张充和是诚恳的,也必定是真实的,卞之琳先生尽管诗写得好,也勇敢,在延安毛泽东还见过他,但他生性内敛、持重,擅长的是书面表达。可能以为自己已用他的“实际行动”早作了“我爱你”的表明,但作为大家闺秀、又在家中排行老幺,生性开朗、随性的充和,愣是“装作”没看见,抑或也没放到心里去,一切以“言语”为准嘛。一对几近十年的“玩伴”终于心隔两处,未能谈到一起、走到一起。

但我想,不光是卞之琳心知肚明,连张充和也应是心知肚明的。及至 “来还是不来”一说从张充和嘴里说出来时,卞之琳先生已经作古,但即使在世,我想也不会因自己深深爱恋的人那么说而有丝毫不敬不快,因为用“曾经”来形容这两个情意中的男女,我以为是恰当的。1955年,卞之琳45岁,10月1 日与青林女士结婚。

其实,卞之琳一生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美国人易社强著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中写道:“随着战事的爆发,他(卞之琳)的生活和工作转到另一片天地。在西北与抗日游击队员一起生活了大约两年之后,他于1939年来到昆明。” 1940年10月13日敌机轰炸时,他就在现场。西南联大和云大大学区被轰炸的惨烈场面,让他对战争和和平有着深切的感悟。估计他是那个时候西南联大唯一一位受到过毛泽东同志接见的教授。他也去过国外,熟悉中西方文化。

“中国诗人奖”首届颁奖礼后不久,当年12月卞之琳驾鹤仙去,一切的美好终结。斯人已逝,终成历史。有一段时间,我抓紧做卞之琳的名人文化工作,可惜成就廖廖,没做成什么大事。奥运会开幕后的 2008年8月10日,我与同事一起专门去了一趟北京,拜访其唯一女儿青乔女士,先是商量南通举办文学展的事儿,后来想将卞之琳“书房”搬到正在筹建的市图书馆来,却因暂时没有场地而搁置。

2008年9月13日,2008 南通美术大展开幕第二天,市文化局联合市文明办举办了“我们的节日----诗咏南通大型中秋文艺晚会”,“诗咏南通”由我提出,并在南通更俗剧院舞台上,第一次把《断章》搬上了作者家乡的文艺舞台,让更多家乡人了解这位集文学与翻译于一体的文化大家。2009年2月28日,我又邀请国内卞之琳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来通,会商南通打文化名人牌卞之琳。2010年5月我离开市文化局工作岗位,还是经常“唠叨”这个话题和自己的一点遗憾,后来把有关信息转给海门,海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丽华同志是一个热爱文艺又热心的人,在有关领导支持下她开始了奔波,并与青乔夫妇成了好朋友。终于,卞氏纪念馆在家乡海门临江新区建起来。

今天让我们记住中国文学馆给卞之琳的定位:江苏海门人,现代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他是南通的骄傲,江苏的骄傲,中国的骄傲。

注:卞之琳(1910 年 12 月 8 日-2000 年 12 月 2 日),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上一篇美国运动鞋品牌大全(美国运动鞋品牌有哪些)

下一篇毗卢遮那佛保佑什么(毗卢遮那佛与释迦牟尼佛区别)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