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宜于昌盛的地方指的是湖北宜昌。在古代的时候,宜昌一直都叫作“夷陵”,为何要改名“宜昌”?
说起宜昌,还真有不少人没听过,但说起葛洲坝跟三峡大坝,那就是如雷贯耳人尽皆知了,而这两座超级水利工程,就位于宜昌境内。
在古代的时候,宜昌其实一直都叫作“夷陵”,那是因为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殊,而直到清朝时期,这里才正式改名“宜昌”,取意“宜于昌盛”,名字也沿用至今。
上古时代,宜昌一带的三峡地区,生活着诸多的夷人部落,他们与中原等诸多文明,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先秦时代,这里被南方的楚国占据,建立了要冲城镇,与巴蜀等分隔。
战国后期到秦汉时期,宜昌一带主要分属巫郡与南郡,这里是巫山山脉的主要分布地,到后来的三国时期,这三百年里,宜昌的名字非常多变,宜都、枝江等都曾使用过。
宜昌一直被称作是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这里上溯控制着巴蜀,下则牵制荆襄一带,在远古时期是各种西南藩夷居住的地方,夷陵之名,出现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
到了后来,因为宜昌一带是三峡的核心之地,因此有些朝代也会将这里称作是“峡”,不管是夷陵这个名字,还是“峡”这个名字,都是因为当地的地势地理条件而得名。
众所周知,宜昌是中国的水电之都,这里是长江干流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之一,主要原因就在于长江此处河段水流量巨大,而且周围多深谷,更适合建造超大型水利工程。
古代的宜昌,在很长时间内都被称作是“夷陵”,主要取自于“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意思就是说大江到了这里就变得曲折,而山脉绵延至此也变得密集起来。
相较于宜昌,“夷陵”这个名字自然是要历史悠久太多,从先秦直到明王朝时期,都使用着夷陵的称呼,直到清朝的时候,夷陵逐渐被宜昌所取代。清顺治五年,夷陵被改名为“彝陵”,因为当地有大量的彝人居住,而到了雍正十三年,夷陵被改名为了宜昌,取意为“宜于昌盛”,当时清朝在西南进行的改土归流进入热潮。那时候还没有什么三峡工程之类,长江的滚滚江水到了宜昌这一段的时候,就变得非常湍急水势惊人,而周围都是非常险要的峻岭峡谷,交通其实并不方便。
清朝在西南不断改土归流,强化管理,宜昌作为长江中上游的门户要枢,其意义自然也是非比寻常受到格外重视,为了祈求国运昌隆,清朝将其改名为宜昌。
下一篇: 满族八旗对应的姓氏(八旗姓氏排名一览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