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螳螂会采用多种方法来保护自己。
1,螳螂的身体呈现出绿色或棕色的保护色,可以很好地融入周围环境,避免敌害的发现。
2,螳螂还会用前肢展示威胁姿态,以便威慑天敌。
3,螳螂在危急关头还会采用身体倒插和无头立立等特殊方式,使得天敌难以攻击到其关键部位。
4,螳螂还可以通过杀死天敌来保护自己,例如在遭遇蝉、蛾等对自己有天敌的昆虫时,会主动出击抓住其并杀死。
世界上一共有大约2200种(也有说法是1800种)螳螂,它们主要分布在温带及热带地区。有一种演化理论认为,螳螂是从原蟑螂进化出来的,这两者直到白垩纪时期才与共同的祖先分化开来,这个共同祖先可能是一种长着螳螂状前肢的掠食性蟑螂。但与其白蚁近亲一样,螳螂直到早第三纪(第三纪是指从6500万年前~260万年前的地质时期)才变得常见并丰富多样起来。
螳螂有两根尖利的前肢用来牢牢地抓住猎物。螳螂的第一胸环节即前胸,通常都细长、灵活,从而赋予前肢更大的活动幅度。与此同时,螳螂身体的其余部分则不怎么动。螳螂的头部非常灵活,一些螳螂的活动幅度接近300度,因此它们可以在无需移动身体其余部分的情况下拥有更宽的视觉,而螳螂的复眼本身就具有宽泛的双眼视野。由于螳螂捕猎依赖视觉,所以螳螂主要在白天活动,但许多种类的螳螂在夜间也会飞行。
螳螂是绝对的掠食性动物。昆虫是螳螂的主食,但一些大体形螳螂也掠食蜥蜴、蛙、鸟、蛇、鱼,甚至啮齿类。总之,只要猎物小到能让螳螂成功抓捕并吞下,它们就可能成为螳螂的盘中餐。已知大多数螳螂会互相猎食。绝大多数螳螂是伏击性杀手,等候猎物在不经意间自投罗网,然后以极快速度斩首猎物。不过,一些栖息在地面和树皮上的螳螂,也会以飞快的速度追杀猎物。
总体而言,螳螂只借助隐蔽来保护自己。当受到直接威胁时,许多种螳螂都会高高立起,展开前肢和翅膀,这使得它们看上去个头更大,更具有威慑力。一些种类的螳螂在其尾翼和前肢的内表面还有明亮的惊吓色。如果骚扰继续,螳螂就可能用前肢或嘴猛夹对方或咬对方。作为威慑力的一部分,一些种类的螳螂还会通过腹部的气门排出空气,从而产生咄咄逼人的嘶嘶声。在夜间飞行时,有些种类的螳螂能探察蝙蝠的回声定位,当音频开始迅速增加——意味着蝙蝠越来越靠近时,螳螂会停止水平方向的飞行,开始螺旋飞行,最终安全降落到地面。
与竹节虫一样,螳螂也有身体摇摆行为,即身体有节律地、重复地由一边摇到另一边。一种解释是,螳螂摇摆身体是为了模拟风中的植被,从而强化保护色。不过,这种重复摇摆通常被认为是螳螂通过相对运动来辨识背景中的目标,这种视觉机制在总体不太爱动的较简单动物中很常见,这让它们无需过多飞行或奔跑就能识别猎物或天敌。
螳螂善于伪装,大多数种类的螳螂都运用保护色与植物融为一体,这既是为了防御天敌,也是为了更有效地猎杀猎物。多种螳螂不仅与植物融为一色,而且直接模仿植物的形态,使自己看上去与新鲜树叶或枯叶、树枝、树皮、草叶、花朵甚至石头没什么两样。非洲和澳大利亚的一些种类的螳螂在发生森林大火的地区蜕皮后能化为黑色,从而与林火肆虐之后的场景融为一色。
螳螂还会咬人,但它们没有毒素,它们好像并没有什么化学保护手段。几乎所有的较大的掠食性动物都会吞吃螳螂,其中包括角枭、伯劳鸟、牛蛙、变色龙和乳蛇(一种北美无毒小蛇)等。
螳螂有性食同类的现象,即雌螳螂在交尾前后吃掉雄性。就像对付猎物一样,雌螳螂可能在交尾时咬下雄螳螂的头部,这时雄螳螂就会显得更加躁动。早期研究认为,这是由于螳螂的交尾动作由腹部而非头部的神经节控制,雌螳螂咬掉雄性配偶的脑袋是一种为强化受精而采取的繁殖策略。
后来,科学家发现雌螳螂的上述行为看来是在实验室观察状态下出现的干预性结果。雌螳螂性食同类现象究竟是天生的还是由于人类观察者导致的分神所造成的,至今仍有争议。有研究发现,在未经干扰的情况下,被给予随意采食机会(因而并不饥饿)的雌螳螂实际上会显现出精心的求偶行为。雄螳螂会让雌螳螂专注于求偶舞蹈,从而将后者的兴趣从进食转移到交尾。不过,求偶表演在一些螳螂种类中未被观察到。
雌螳螂性食同类的原因至今仍有争论。有人推测,雄螳螂之所以不惜赴死,其实是想获得一种选择性优势——以自己献身换来传宗接代。有研究显示,一些在交尾中被吃掉的雄螳螂的交尾时间及交尾机会比没被吃掉的雄螳螂增加一倍。不过,雄螳螂在试图与显得饥饿的雌螳螂交尾时通常会更加小心翼翼,它们骑在雌螳螂身上交尾的时间也会更长,这暗示那些积极避免自己被吃掉的雄螳螂有可能获得与多只雌螳螂交尾的机会。
螳螂在温带气候条件下的交尾一般都始于秋季。为了在求偶之后进行交尾,雄螳螂常常会跳上雌螳螂的背部,用前肢夹住后者的胸部和翅膀底部。接着,雄螳螂弓起腹部,向雌螳螂腹部一个特殊的腔室内释放精子。随后,根据不同的种类,雌螳螂产下10~400个卵子。卵子通常产在由雌螳螂腹部腺体制造的泡沫团中,这团泡沫随后硬化,制造一个有着另一保护层的保护囊,而整个分泌的卵团被称为卵囊或卵鞘。根据螳螂种类的不同,卵囊可能附着在平面上,包裹在植物上,甚至产在地面上。尽管卵囊多种多样且比较坚韧,它们却常常成为猎物,尤其是成为多种寄生蜂的美餐。对一些种类的螳螂来说,母亲肩负看护卵子的重任。
与相关的昆虫种类一样,螳螂也会经历三个变形阶段:卵、蛹(幼虫)和成虫。螳螂属于半变态昆虫,幼虫和成虫在结构上很相似,只是幼虫个头小一些,也没有翅膀。有时候幼虫的颜色也与成虫的不同,幼虫常常模拟蚂蚁的颜色。通过用结实、灵活的外骨骼替换躯壳以及在必要时蜕皮,螳螂幼虫逐渐长大,在此过程中它的饮食也发生了改变。根据螳螂种类的不同,这样的过程会出现5~10次。经历最后一次蜕皮后,大多数种类的螳螂都有了翅膀,但另一些种类的螳螂却没有翅膀或者翅膀很短,雌螳螂尤其如此。
热带螳螂在野生状态下的自然寿命为10~12个月。人工喂养的一些螳螂种类能活14个月。在寒冷地区,雌螳螂将在冬季死亡,此前活下来的雄螳螂也是这样。
在一些国家,一些花工为避免使用杀虫剂,可能会改用螳螂作为控制害虫的一种生物手段。在一些花园用品商店里,每年可能因此出售数十万个螳螂卵囊,这或许也是一些种类的螳螂濒危的部分原因。在秋季,雌螳螂会把黏糊糊的卵囊产在树叶或枝条下面,如果卵囊能挺过冬季,幼虫就会在晚春或初夏出现,它们胃口极大,假如缺乏足够的蚜虫及其他小昆虫,螳螂幼虫就会互相猎食。不过,螳螂不仅吃害虫而且吃益虫,因此用螳螂控制害虫这种做法一直有争议。
猎食蟋蟀
图中,一只中华大刀螳正在猎食一只蟋蟀。中华大刀螳原产于中国,1895年为控制害虫而被引进北美洲。它们比其他大多数螳螂个头都要大,身长可达10厘米。中华大刀螳的食物主要是其他昆虫,成年雌螳螂有时还敢攻击小型两栖类、爬行类甚至蜂鸟。
伪装大师
这只盾背螳螂从侧面扩展自己的胸部,把自己惟妙惟肖地伪装成了树叶。盾背螳螂分布广泛,在亚洲它们常见于印度新热带区,在美洲则见于从南美洲到墨西哥的相同气候区。
螳螂百态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花螳螂之一,这种螳螂得名于模仿花儿以规避危险。
这只螳螂看上去就像已经准备好了要翩翩起舞。
一只螳螂的头部特写。
受到威胁时,这只花螳螂亮出自己尚未展开的翅膀上的黄色以示警告。实际上这种螳螂很小,身长最多也只有40毫米。
这只雌性马来西亚兰花螳螂身长6厘米,而这种螳螂的雄性身长仅3厘米。
这只魔花螳螂简直是十足的“外星人”。
上一篇: 关于颜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颜姓的来源和历史)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