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郏县属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地处河南省中部偏西,平顶山市北部。属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东接襄城县,西邻汝州市,南依平顶山市卫东区及宝丰县,北连禹州市。东西长37.6千米,南北宽31.3千米,总面积737平方千米。辖2街道8镇5乡,郏县常住人口为506377人。
地名来历
“夹”,指郏县地势,背靠刘山,前面汝水,山水相持谓之“夹”。“邑”,古代称诸侯国为邑,夹加邑,成为“郏”字。 “郏”就是指“夹邑”这个地方,东周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左右,正式称为“郏”。
历史沿革
1、春秋为郏邑,先属郑,后属楚。战国属韩。秦王赢政十七年(前230年),秦国灭掉韩国,设颖川郡,置郏县,治今郏县县城,属颍川郡。东汉、三国魏仍属颍川郡。晋属襄城郡。
2、北魏改名为峡城县,太和十七年(493年)置龙山县,治今郏县东南。北齐废峡城县。隋开皇初改龙山县为汝南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又改名辅城县。大业二年(606年)移治今郏县县城;四年改辅城县为郏城县,属襄城郡。
3、唐属汝州。北宋改称郏县,属颍昌府。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郏县入梁县。元大德八年(1304年)置郏县,属南阳府。明、清属汝州。
4、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5、1949年属许昌专区,1969年属许昌地区,1986年改属平顶山市。
地势地貌
郏县县域地势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高,中部低。东南部为外方山余脉,低山绵亘;西北部为萁山山地,峰峦起伏;中部为北汝河冲积平原,沃野坦荡。全县最高点为西北边陲郏、汝、禹交界处的三管山,海拔790.8米,最低点为长桥镇坡赵村西,海拔86米。全境有大小山峰26座,山地面积13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8.3%;丘陵面积25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5.1%;平原面积27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6.8%;洼地面积7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8%;全县耕地面积44727.53公顷。
气候特征
郏县县境地处北温带南部。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日照时间较长,热量比较充足,自然降水偏少。
水文
郏县县内河流属淮河流域沙颖河水系,境内有北汝河、干河、鲁医河、二十里铺河、青龙河、双庙河、叶犟河、胡河、肖河、蓝河、吕梁河、三险河、杨柳河、芝河、石河15条河流。北汝河为干流,也是境内最大的河流,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境内段长48千米,境内流域总面积98平方千米,常年流量300~500立方米/秒。
郏县美食
郏县饸饹面、郏县豆腐菜、郏县炖三宝、郏县红牛肉、郏县烧鸡、郏县羊肉面条、郏县烧兔、郏县烩馍、郏县烧羊肉、郏县豆沫。
风景名胜
1、三苏园。位于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背嵩阳,面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历史。
2、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纪念馆。位于郏县广阔天地乡广阔大道北侧,占地3100平方米,建于2001年,2002年8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广阔天地乡过去叫大李庄乡,后来因为有了毛主席的批示才改为广阔天地乡(公社)。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知青运动,全国先后有1800万知青投身于这股洪流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当年,广大知青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这里成了他们向往的地方。
3、郏县山陕会馆。位于西关大街,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又名山陕庙,也有人称其为关帝庙。会馆坐北朝南,大门两旁站立一对高大石狮。迎门是一座照壁,馆内有前后殿、戏楼、钟鼓楼等建筑。进门是三间面北戏楼,戏楼建于会馆的山门之上,台下为出入会馆的通道,歇山式台顶,这里可容纳3000多人同场看戏,是会馆最热闹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戏班都来这里演出,每年春节、端午、中秋三节更要演戏娱神。全国很多地方的戏班都在这里演出过。
4、郏县文庙。又称文宣王庙、孔庙和夫子堂,位于郏县城内东南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既是郏县的学宫,是典型的左学右庙建制,又是郏县古代官方、孔氏家族、社会各界祭拜孔子的专祀庙宇。
上一篇: 叶县属于哪个市(叶县是哪个省哪个市)
下一篇: 驿城区是哪个市(河南驿城区是哪个市)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