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海东市位于青海省东部,因地处青海湖以东故名“海东”,2020年全市GDP总量为514.6亿元,是青海省第三经济大市,同时也是青海省第二人口大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海东市常住人口为135.85万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减少3.83万人,是青海省仅有的三个人口负增长的市州之一。
海东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91990人占50.94%,女性人口为666481人占49.06%,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人口,男女人口比例较为协调;60岁及以上人口为192673 人,占海东市常住人口的14.18%,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低。总体来看,海东市的整体人口结构比较良好。
海东市总面积1.32万平方千米,下辖2个市辖区(乐都区、平安区)、4个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以下为海东市6个区县的人口分布及经济发展情况。
互助土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33.79万人,与六普相比减少1.85万人,是海东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强的区县。互助县地处青甘两省四市州结合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县,同时是青海省的一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8,是青海省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青海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及“菜篮子”基地,2020年全县GDP总量高达118亿元,是海东市第一经济强县,也是青海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县市之一。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32.7万人,与六普相比减少2.31万人。民和县位于青海省最东端,有“青海东大门”之称,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自然地理条件较为良好,是青海省重要的粮食、蔬菜、瓜果主产区,2020年全县GDP为108.16亿元,工商业发展均较为不错,产业结构比较均衡,发展潜力巨大。
乐都区常住人口为24.09万人,平安区常住人口为11.79万人,与六普相比,乐都区减少1.93万人,平安区增加1.49万人。乐都区是海东市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其前身为乐都县,2013年地级海东市成立后撤县设区,成为海东市的中心城区,境内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农产品资源丰富,是青海省的农业区之一,工农业发展较为均衡,2020年全区GDP总量为112.7亿元,是海东市第二经济强区(县),极具成长潜力。
平安区位于海东、西宁两大城市主城区中间位置,经济区位优势极为明显,其前身为平安县,曾长期为海东地区的首府驻地,是青海省东部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教育中心之一。2013年地级海东市成立后,平安县失去了首府的地位,2015年撤县设区,成为海东市平安区,境内物产富饶、资源丰富,有“高原硒都”之称,工商业较为发达,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先进,是青海省最具成长潜力的城区之一。
化隆回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20.05万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3.43万人,与六普相比,化隆县减少0.28万人,循化县增加1.05万人。化隆县位于海东、西宁、海南州、黄南州四市州交界处,地貌呈“八山一水一川”,自然地理条件较差,2020年全县GDP达到53.7亿元,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滞后。
循化县地处青甘两省四市州交界处,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独特,是青海省的旅游强县之一,2020年GDP为37.67亿元,是海东市唯一GDP低于50亿元的区县,旅游业开发潜力较大。
海东市6个区县中,有2个区县常住人口超过30万人,2个区县常住人口介于20—30万人,2个区县常住人口介于10—20万人,人口梯次分布明显。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仅平安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常住人口实现了正增长,其余4个区县的常住人口均呈负增长,整个海东市的常住人口呈小幅减少状态。
海东6个区县,你看好哪个?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